呼吸心率監測、在床或離床提醒、生命體征異常報警……聚焦社會人口老齡化引發的智能康養需求,五邑大學應用物理與材料學院院長羅堅義帶領柔性傳感材料和器件研究團隊,與廣州碳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出一款智能監護床墊。這款床墊不僅能為監護人和醫護人員提供實時可靠的監護信息,還能減少醫護資源投入,提高護理質量和效率。目前,智能監護床墊已在廣東江門市第二人民醫院養老病房投入使用。
近年來,地處江門市的五邑大學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以建設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為契機,打造科研創新強引擎,服務區域高質量發展。學校堅持以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及地方產業創新發展為目標,主動對接廣東省“雙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以科學研究為依托,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地方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服務與智力支持。
五邑大學堅持推進產教融合,融入行業企業。為服務地方中小微企業發展,學校建設現代工業生產技術綜合訓練中心,吸引了江門市征極光兆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中小微企業入駐。該中心由企業提供技術項目和研究經費,企業、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研發。學校不僅與中集集團新會基地等行業龍頭企業共建一批現代產業學院,還與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等開展產學研合作,提升對地方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動力。
【資料圖】
“產教融合不僅能幫助企業解決關鍵技術的行業難題,還能培養更多人才,提升學校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服務社會能力。”五邑大學學科與科技(社科)發展中心主任曾慶光表示。
為更好對接廣東省“雙十”戰略性新興產業,五邑大學推進建設生物醫藥、新材料、智能制造等10個重點學科。學校以重點學科為依托,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培育高水平研究團隊。五邑大學著力培育以中青年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為核心的創新團隊,開展前沿應用科學研究。
在助推數字中國建設的征程中,五邑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崔巖帶領人工智能三維數字化技術科研團隊,深耕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領域,擁有50余項國內外專利技術。團隊掌握全國產自研的高精度全自動化的三維數字化技術及核心算法,并主持參與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及紅色基因庫建設,深度參與國內外多項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工程建設。團隊利用技術優勢,繪制江門市實景三維地圖,應用于數字城市發展規劃等領域,助力江門市數字經濟發展。
如何有效推進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把論文真正“寫在祖國的大地上”?五邑大學建設高水平科研平臺,促進平臺與產業深度融合。為推動研究成果向技術創新和產品應用轉化,學校成立柔性傳感材料與器件研究開發中心,首期建設經費2000萬元。研究中心通過產學研校企合作的模式,與廣東天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協議,獲得產品研發費和專利許可費2000萬元。校企共建柔性傳感技術聯合實驗室,推動柔性傳感技術產業化落地。研究中心開發的睡眠監測帶、智能監護床已經實現量產。
目前,五邑大學共有77個市廳級以上科研平臺,其中18個省級平臺。學校在生物醫藥、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領域構建了一批高水平協同創新平臺,如粵港澳大灣區人類重大疾病大動物模型聯合創新基地、紡織新材料粵港聯合實驗室等,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激發教師參與科技創新、促進成果轉化的積極性,五邑大學為研究團隊提供專項資金扶持,并給予負責人較大的自主權。學校正制定相關管理辦法,保證成果轉化收益的70%以上歸發明人團隊所有。
五邑大學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增長迅速。近5年,學校共獲得授權專利超1500項,其中發明專利450項。五邑大學2021年PCT國際專利申請數量位列全球教育機構第26名,在國內高校排名第10位,在廣東省高校排名第3位。
(責任編輯:張家華)
- 每日速訊:五邑大學:科研創新賦能區域高質量發展
- 新動態:一葉成一業,非遺“茶文化”托起致富夢
- 益陽市委衛健工委“專家線上問診”平臺向全市開放
- 全球看點:國臺辦:恢復“小三通”大陸方面沒障礙
- 微頭條丨血氧儀熱銷!市民需不需要買?
- 當前消息!政策加力賦能創新發展(經濟新方位·大力提振市場信心)
- 環球焦點!益陽市審計局:聯點幫扶心到情到,同豐垸村日新月異
- 環球動態:嫦娥五號樣品中外來巖屑研究取得新進展
- 2022青島國際人才創新創業周暨第二十二屆“藍洽會”開幕
- 每日熱聞!益陽市人社局榮獲全市“誰執法誰普法”履責評議優秀單位
- 熱門看點:中金基金:2023年權益市場表現或較樂觀 把握復蘇與成長兩大主線
- 每日熱聞!北京: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12.3萬件 其中仲裁結案率為92%
- 港澳快線24日起恢復往返港澳市區班次
- 今日快訊:17張圖畫說我最近“陽了”的經歷
- 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年度氣化外輸量創歷史新高
- 看熱訊:減免租金、解決經營發展難題……朝陽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
- 時訊:疫情期間,如何選擇對癥藥為自己保駕護“咽”?
- 天天看點:北京海淀公布最新新冠疫苗接種點信息!均可接種“第四針”
- 熱點聚焦:“一灣聚全球” 粵港澳大灣區2.5萬億元新投資折射“中國引力”
- 【環球報資訊】國內建成首個汽車信息安全研究中心 促進車聯網行業安全持續發展
- 關注:南極洲65%本土物種面臨消失風險 帝企鵝面臨的消失風險居首位
- 全球看點:多家單位發起軟塑新生項目 有望在2025年實現年回收塑料軟包裝50000噸
- 當前動態:兒童肥胖相關基因變異揭示
- 國際足聯更新世界排名:國足排名比去年底下降6位來到第80位
- 每日熱聞!通遼累計發放支持科技創新企業貸款36.92億元
- 世界訊息:柯城區水利民生項目早謀劃早開工
- 河北柏人城遺址第三次考古發掘結束 發現大量漢代遺存
- 天天微動態丨2022年度中國優質農產品榜單發布 讓不為人知的中國優質農產品被看見
- 珠海打造創新生態場助力澳門創業項目孵化
- 國家一級瀕危鳥類黑鸛現身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