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無棣:30億粒貝類苗種在渤海“安家落戶” 助力提高海洋經濟和碳匯價值

      發稿時間:2023-05-22 13:44:44 來源: 中國網?東海資訊


      (資料圖)

      春末夏初,正是貝類底播增殖黃金季,無棣近海海域正海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組織10多艘增殖作業漁船,將一枚枚顆粒飽滿、活力旺盛的貝類苗種播灑在渤海,30億粒文蛤、四角蛤、毛蚶等貝類苗種將在此“安家落戶”。

      無棣縣位于渤海灣畔,是我國北部貝類的重要產區,當地統籌海洋生態保護,發揮貝類凈水、固碳作用的同時樹牢大食物觀,堅持向海洋要“糧食”迎來環境和效益雙豐收。

      據正海國家級海洋牧場生產研究員路興偉介紹,今年正海海洋牧場底播增殖投放完畢以后,累計共底播達310億粒貝類苗種。目前,海洋牧場每年有十萬多噸貝類投放市場,效益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左右,達到了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目的。

      渤海屬于內海,被大陸和若干島嶼環抱,水體的流動性相對較差,與海灣外的海水交換時間較長,加之黃河水夾雜著大量泥沙匯入其中,水體較為渾濁。據科學研究發現,貝類在修復生態系統、改善水質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現在海洋牧場每年通過貝類苗種繁育中心,繁育150億粒貝類苗種用于渤海海域底播增殖來改善水質。“貝類的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貝類在生長過程中,利用海水中的一部分碳,轉化成碳酸鈣,而且貝類它是一種濾食性生物,它的濾食速率很高可以凈化水中的浮游植物和顆粒有機物,達到凈化水質的作用。”路興偉介紹說。

      據了解,當地生長的貝類中近江牡蠣屬大型個體,廣泛分布海河交匯處,常以連片礁體形式存在,以其為例一個健康的成年牡蠣一天可過濾約400升水體,而牡蠣每千克的生物量年可固碳一千克。據濱州市海洋發展研究院初步估算,濱州海區約有150公頃牡蠣礁,生物量約有11250噸,用7天至10天就可將渤海灣水體過濾一遍,而碳匯價值相當于每年再造約17萬畝森林。為保障碳匯價值實現和保障渤海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當地海洋漁業部門在底播增殖期間也是做足了保障。

      無棣縣海洋發展和漁業局漁政工作人員張炳和說:“對捕撈海域定點定量,嚴禁過度的捕撈,并保護增殖海域貝類的生長到時到量。同時,對增殖貝類進行監管,嚴禁外海物種的投放,保護咱渤海物種的安全,守護好來之不易的生態保護成果,為渤海漁業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和群眾的食物安全,做出應有的貢獻。”

      如今,無棣縣貝類養殖產業每年可實現8億元的產值,通過底播增殖貝類,無棣縣近岸海域優良水體比例達88.9%,也間接維護了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且唯一新老堤并存的貝殼堤島景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鳥類由建區時的45種增加到230種,繪就了渤海海洋漁業開發利用和生態保護的美好藍圖。(張海鷹 吳云峰)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