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維管的春夏秋冬|環(huán)球微動態(tài)

      發(fā)稿時間:2023-02-20 14:02:56 來源: 中國網?東海資訊

      五點多的清晨,車窗外的風少了幾分凜冽但依然清冷,破舊的工程車內一群滿身污垢的人正沉沉睡去,一張張粗糙的臉龐,伴著輕鼾顯得十分安寧。汽車行使在空曠的公路上,快速穿過逐漸蘇醒的城市。在高樓大廈的映襯下,這輛風塵仆仆的工程車顯得十分渺小,對于這座城市,他們就像是昨夜夢里的邊角料,夢里他們毫不起眼,夢醒后他們更是消散的無影無蹤,留不下一點痕跡。

      但就是這樣一群不起眼的人,身上卻肩負著一個大大的使命——為京滬高鐵的安全暢通保駕護航。


      (相關資料圖)

      春天的“馬拉松”

      當春天的腳步在大地回響,吹響了萬物生長的號角,同時也吹響了高鐵維管人新一年的沖鋒號角。也許是因為高鐵接觸網支柱又高又結實的緣故吧,每年春天,總會有許多鳥兒想在上面安營扎寨,但這卻給高鐵供電的安全運行帶來了極大隱患。為此,高鐵維管人只能當起了高鐵線路的“清潔工”,清除搭建在接觸網支柱上的鳥巢。在鳥巢的高發(fā)期,勤勞的鳥兒在幾十公里的線路上每天就能搭建上百處鳥巢,高鐵維管人只能利用天窗對這些鳥巢進行拆除,由于鳥巢眾多,而且十分分散,鳥巢的處理極為麻煩。一個小組在拆除完一處鳥巢后常常需要帶著工具走上好幾公里,才能到達另一處鳥巢,而下一個鳥巢可能也在好幾公里之外,但可利用的天窗時間一般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分鐘,為此,高鐵維管人只能與時間賽跑,常常是拆完一處,就得馬不停蹄的趕往下一處。只見空曠的高鐵線路上,他們神色慌忙,一只手拎著一個腳扣,安全帶來不及收就直接打成結系在腰間,斜挎著工具包一路連走帶跑,一個晚上下來,跑上十幾公里也是常有的事情,為此他們經常開玩笑說,晚上處理鳥巢其實就是跑馬拉松。

      晚上的馬拉松跑完,白天也停不下來。天剛亮,鳥巢巡視小組又隨之出動,隨著高鐵延伸的方向一步步走、一步步看,觀察鳥巢搭建情況,記錄下鳥巢的位置,給晚上跑“馬拉松”比賽的工友做好精確引導。

      夏日的“警衛(wèi)員”

      春天剛過,拆完鳥巢的高鐵維管人還沒來得及休息,外部環(huán)境排查的重點季節(jié)就到了。雖然外部環(huán)境排查一年四季都在進行,但夏季絕對是重中之重,夏季經常突發(fā)的雷雨、臺風等惡劣天氣,給高鐵的安全運行帶來極大的影響。

      烈日當空,驕陽似火,大地此刻就像是一個馬力全開的烤箱,凡是暴露在太陽下的一切事物都逃不過被炙烤的命運。當然也包括此刻正在開展外部環(huán)境整治的高鐵維管人。滿面的灰塵、焦黑的皮膚、濕透的衣衫,褲兜里揣著一張皺巴巴的記錄表,一雙粗糙沾滿污垢的大手攥著幾張發(fā)給沿線群眾的《隱患告知書》獨自行走在毫無蔭蔽的高鐵沿線。他們的目的地是沿線的每一處大棚、每一處廠房和每一個村鎮(zhèn),總之,沿著高鐵兩側500米范圍內都有他們的腳步。高鐵每延伸1米,他們的排查范圍就多出1000平方米,可京滬高鐵的全長足足有1318公里,這樣寬廣的排查范圍他們一周就要完全排查兩次。沒有人計算過他們一年下來會走多少路,只知道他們不到現場、不看臺賬也能輕易說出每一處隱患的位置,甚至隱患的面積、長什么樣、朝著什么方向、戶主是誰他們都稔熟于心。

      當然,外部環(huán)境整治可不是去看看這么簡單,他們會認真檢查每一處隱患的加固程度和變化情況,遇到加固情況不好的,他們會就地取材搬石塊、搬木樁等重物對其進行壓蓋,遇到比較零散的垃圾,他們也會做起臨時清潔工,對垃圾進行轉運、填埋。除此之外,他們還要對隧道口、高坡、上垮橋一一進行排查,防止塌方、落石;對距離高鐵沿線較近的施工作業(yè)、大型機械使用進行全面盯控,防止施工機具侵入高鐵線路。他們就像是高鐵的“警衛(wèi)員”,竭盡全力保衛(wèi)高鐵不受到外來的傷害。

      來自秋天的“醫(yī)生”

      隨著秋天到來,大自然這位藝術家的色盤上的顏色也更加豐富。山林間的草木,紅的黃的相互交錯顯得十分紅火,和山林一起紅火的還有高鐵設備“集中修”現場。凌晨十二點半,城市燈光逐漸暗淡,在遠離城市的原野上更是一片沉寂,隨著一聲令下,原本沉寂的原野剎那間便被一聲聲此起彼伏的吆喝聲打破,一支燈光交錯如同長龍的隊伍開始起航,他們步伐堅定,手提肩扛,帶上檢修使用的工機具踏上高鐵線路開始為高鐵供電設備“把脈問診”。漆黑的夜中,高鐵維管人神色嚴肅,眼睛里正閃爍著亮光,眼神專注,此時他們的眼睛就像是一臺高精度雷達,仔細的掃描著設備的每一個細節(jié),伴隨著目光一起在設備上游走的還有他們的指尖,看他們小心細致的動作,就像是在鑒賞什么稀世珍寶一樣,生怕錯漏了任何一個細微之處。等設備檢查完畢后,又立即向現場記錄設備狀態(tài)的工友喊道:“定位線夾密貼、線夾力矩達標,無斷裂、無變形”。隨著檢修的進行,不同規(guī)格的力矩扳手挨個伺候,讓每一顆螺絲的松緊程度都恰到好處,塞尺、卷尺、激光測量儀輪番上陣,確保線索高度和距離分毫不差,一旦發(fā)現有質量問題的零部件,毫不猶豫立即更換。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他們臉頰、后背、胸口上的汗水像珍珠一樣從身上滾落。

      寒冬的堅守

      比起秋天“集中修”的熱火朝天,冬季的設備檢修那又是另一種體驗了。零下十幾度的氣溫,即便是艷陽高照在室外待久了也讓人受不了,到了夜晚體感溫度更是直線下降,所以在冬季檢修時地線監(jiān)護這個崗位絕對是大家最不想擔任的崗位之一。為了應對夜間的低溫,每個地線監(jiān)護人在出工前勢必會將自己盡量裹得嚴實,一層保暖衣外面套著一層保暖衣,毛衣外面還有衛(wèi)衣,厚實的外套上還裹著一件更厚實的大衣,但即便是武裝到了牙齒,到了夜間天窗時這些防護依然顯得有些單薄。因為地線接掛完畢后,作為地線監(jiān)護人必須一直守在接地現場,為檢修人員提供安全保障,長時間的原地站立,加上夜間極低的氣溫,人就像處在一個大冰窖里,不論穿多厚的衣服、戴多厚的手套、穿多少雙襪子,幾個小時下來,手和腳依然凍得生疼,而地線監(jiān)護人唯一能做的就只能是縮著脖子搓著凍僵的手在裝設地線的位置來回踱步。如果說還有比地線監(jiān)護更可憐的崗位,那肯定非高空作業(yè)人員莫屬。明明在地面還風平浪靜,可一爬到接觸網支柱頂部或者梯車作業(yè)平臺上,徹骨的寒風在短短幾分鐘內就能奪走高空作業(yè)人員的溫暖,天窗時間未到一半,高空作業(yè)人員早已經被凍得瑟瑟發(fā)抖,臉和手也像冰塊一樣冰涼,凍的通紅的鼻子也不受控制的一直流著鼻涕。即使條件如此艱苦,也沒有一個高鐵維管人有絲毫退縮。

      清晨,伴隨著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早餐和一聲聲汽笛的鳴響,整個城市瞬時間開始忙碌起來,和這座城市一起忙碌起來的還有橫臥在城郊的那條巨龍——京滬高鐵。作為連接北京到上海之間的高鐵干線,這條線路每天要運行一百多對列車,幫助數十萬旅客出行。開通運營十年來,京滬高鐵已經運送旅客超過14億人次,為京滬高鐵沿線城市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鮮為人知的是在這條極為重要的高鐵背后,是這樣一群隱秘而偉大的人在默默守護,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高鐵的安全運行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他們是京滬高鐵維管人,他們是黑夜中的英雄!(趙覃東)

      標簽: 外部環(huán)境 安全運行 顯得十分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