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洛陽白草坡東漢陵園遺址初步推測為漢桓帝陵

      發(fā)稿時間:2023-01-06 21:52:48 來源: 騰訊網


      【資料圖】

      [新聞頁-臺海網]

      圖為出土的卷云紋瓦當。(資料圖)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中新網鄭州1月6日電? 記者6日從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會上獲悉,河南洛陽白草坡東漢陵園遺址陵園墓主初步推測為漢桓帝劉志,陵園內的禮制建筑“鐘虡”及“石殿”等已被揭露。

      陵園遺址總面積約85萬平方米,除帝陵封土和地宮外,陵園內還分布著石殿、鐘虡、寢殿、園省、園寺吏舍等陵寢建筑。自2017年陵園遺址發(fā)掘工作重啟并持續(xù)至今,先后揭露內陵園北門址、東門址,以及“園寺吏舍”和“鐘虡”建筑單元局部。

      圖為“鐘虡”建筑單元(上北下南)發(fā)掘現場。(資料圖)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根據出土的卷云紋瓦當和“光和三年造”紀年石器,考古人員初步判定陵園始建年代為東漢晚期。結合文獻記載以及陵園的整體布局,考古人員推測該陵園主人為東漢桓帝劉志。

      洛陽市考古研究院王咸秋在交流會上匯報該遺址發(fā)掘情況稱,通過對“石殿”東南側建筑基址的補充發(fā)掘,基本搞清了該組建筑的形制,初步推測為陵園內“鐘虡”遺址。

      圖為石殿東南角(上北下南)發(fā)掘現場。(資料圖)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發(fā)掘成果表明,“鐘虡”位于封土和“石殿”的東南側,由一處臺基式建筑、一處房屋建筑和兩列四排方形磉墩組成。臺基式建筑呈南北向長方形,夯土臺基內部發(fā)現南北排列的大型石柱礎,柱礎邊長0.9米,距現存臺基頂部約2.2米,故推測該建筑為懸掛大型樂鐘所設,應為陵園內的禮制建筑——“鐘虡”。

      根據勘探結果,陵園內“石殿”為一處邊長約80米的方形高臺式建筑。主要揭露“石殿”的東南角,發(fā)現散水、門址、夯土、道路等遺跡。在石殿東側發(fā)現一條東西向道路,與內陵園東門址內道路對應,應為內陵園向東通往外陵園的主干道。?(來源:中新網 闞力)

      標簽: 洛陽白草坡東漢陵園遺址初步推測為漢桓帝陵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