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頭條:沈陽寶藏,很高興遇見你!

      發稿時間:2022-12-12 20:57:59 來源: 騰訊網

      沈陽市擁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1萬多年的人類活動史

      7200多年的人類文化史

      2300多年的建城史

      記錄一城英雄氣,書寫千年文明史。

      沈陽市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聯合沈陽廣播電視臺制作了專題片《沈陽印記》(第一季)

      今天正式開播啦!

      片子以“沈陽籍”、“沈陽存”文物為線索,

      叩響歷史的大門,講述老沈陽的故事,

      展現沈陽歷史文明的全姿全貌。

      那真是不說不知道,一說還有點小驕傲。

      沈陽的文物寶藏各個有戲!

      (劇透來了)

      文物說,沈陽人有大智慧。遠古先民已經有了取火、御寒的“神器”!(詳見第2集《“家”的模樣》)△圖中文物陶蛙,于洪區鄭家洼子遺址出土

      文物說,沈陽人賊豪邁。一壺遼酒穿越千年,來,走一個!

      (詳見第12集《驚世葉茂臺·發掘記(下)》)

      文物說,沈陽人文雅。

      靜驅云陣起,疏點雁行遙,

      雙陸棋、圍棋都玩得溜。

      (詳見第13集《驚世葉茂臺·珍寶說》)

      △漆木雙陸出土自法庫葉茂臺7號遼墓

      (小編再多說一句,這幅漆木雙陸棋,是我國境內出土的唯一完整的古代雙陸實物!!!)

      文物說,沈陽人有“高科技”。

      北方嚴寒,想寫字卻發現硯水凝結成冰,

      怎么辦?

      加熱硯臺,了解一下。

      (詳見第9集《素與彩的風雅》)

      △綠釉陶硯出土自法庫葉茂臺14號遼墓

      文物說,沈陽人忠勇。

      戍守長城、以身報國!

      (詳見第15集《尋找長城》)

      “老沈陽”的日子,就倆字兒

      (yú)(zuò)

      愉? ?? 作

      還有沈陽人的匠心與善意。一批批沈陽的考古專家、文博工作者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發掘并保護珍寶,填補著沈陽歷史的細節。

      何其幸運,我們能成為

      沈陽寶藏的講述者。

      為了這份使命,新聞綜合頻道

      《沈陽印記》團隊

      拜訪專家

      △葉茂臺遼墓考古發掘的親歷者

      原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馮永謙

      △著名學者、《沈陽陶瓷文化史》作者初國卿

      埋首書海

      走向田野

      △夏天的康平張家窯林場遼墓群遺址?

      △冬天的白家臺烽火臺遺址

      (小編再再多說一句,整個拍攝下來,我們驅車行程超過一千公里,司機大哥無數次感慨說,“古代沈陽人這么能溜達嗎?”)

      這是一場“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考驗,但我們從不孤獨,我們能感受到的是從古至今的沈陽力量。影像并不能全部再現文物之美,去博物館、去陳列館、去紀念館,和文物面對面,說上一句

      “很高興遇見你”

      △圖中文物青銅鉞,法庫灣柳街遺址出土

      節目播出日歷

      播出時間

      首播:17:30-18:30

      新聞綜合頻道《看今天》

      重播:21:32-22:12

      新聞綜合頻道《沈視晚報》

      (次日)6:30- 7:30

      新聞綜合頻道《沈視早報》

      新聞綜合頻道視頻號、

      微博號、今日頭條號、抖音號

      同步更新

      撰稿|新聞綜合頻道《沈陽印記》團隊

      標簽: 沈陽寶藏 很高興遇見你 沈陽印記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