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世界播報:給古典名著做導游

      發稿時間:2022-11-28 19:47:06 來源: 騰訊網

      去博物館和名勝古跡的時候,若有好導游講解,觀感會大不相同,許多不曾注意的細節和歷史背景讓游覽變得豐盛厚重起來。好的講解員會關聯歷史和現實,既旁征博引又融會貫通,融入生活體驗來解疑答惑,讓人印象深刻并產生求知的濃厚渴望。

      其實讀古典名著也需要這樣的導游,比如四大名著完整讀下來的人并不多。曾經有個調查顯示,死活都讀不下去的書中,《紅樓夢》名列前茅,很多人困在第一回,再沒有繼續了。讀古典名著需要文化積累和人生體驗,積累得越多越能覺出精妙來。

      對于孩子來說,現在提倡整本書閱讀,一上來就閱讀古典名著,是有難度的。首都師范大學的侯會教授說,好老師就像好導游,引導孩子們更好地欣賞文字之美,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文心,提升自身的美學修養及寫作能力。其實好老師要做得更多,會把自己的人生經歷和體悟融入其中。他的《侯會給孩子講古典文學名著》,就是把自己的研究融入了給孩子的書中,讓孩子輕松讀完、讀懂、讀透“四大名著”及《儒林外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現在很多書常常冠以“給孩子”的名義,卻是二手、三手甚至N手的知識攢的,權威性和準確性存疑。國外有些頂級的學者會給孩子寫書,比如日本的繪本和童書作者,好多是科學家,用孩子能懂的語言,來講述地鐵的修建、飛機的設計甚至歷史知識等,水平極高,通俗易懂,成年人看了也很有收獲。

      侯會教授是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他為了給女兒進行古典文學啟蒙,親自動手“改寫”文學故事,還把自己寫的內容錄下來,聽聽看,是否簡潔明了,然后再做修改。既懂得孩子,又懂得名著,還愿意拿出時間和精力來講述和打磨的專家并不多。侯會曾出版《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經典》和《講給孩子的世界文學經典》兩套書籍,累計銷售超50萬冊,榮獲全國優秀暢銷書獎,繁體字版還被中國臺灣很多中學列為語文搭配教材。

      《侯會給孩子講古典文學名著》帶大家讀三遍。第一遍讀“話說”,讀背景,讀人物,激發閱讀興趣。第二遍讀“速讀”,把名著“翻譯”得簡潔,更容易讓孩子明白整本書在講什么。第三遍讀“選粹”,讀原著節選,根據中小學生的認知水平,精心挑選原文,輔以閱讀提示和注釋,體會古典名著的魅力。

      侯會本身的學者身份,讓他各種知識點信手拈來,而且還融入了獨創、權威性的觀點。在《侯會給孩子講

      《水滸傳》的書名是怎么起的?“滸”字本義是“水邊”,“發生在水邊的故事”,多么乏味!侯會老師說,“水滸”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綿》中,那是一首周族史詩,有“率西水滸,至于岐下”的句子,周族在此發展壯大,向殷商王朝發起挑戰,“水滸”一詞也被賦予“反抗者根據地”的特殊含義。作者力挺宋江、歌頌反抗的立場,從書名就已顯露出來。

      講《三國演義》的“話說”部分,處處滲透著毛宗崗、金圣嘆等批評大家的文學思想,便于深入閱讀。關羽和《義勇軍進行曲》有啥關系?“義勇”二字由關羽“義勇武安王”的封號演化而來。在民族危亡的關頭便出現了號稱“義勇”的武裝力量,誕生了以“義勇”為號召的激昂歌曲——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紅樓夢》金陵十二釵的排序是怎么定的,為什么鳳姐排到妙玉后面?侯會說,如此排列,是有根據的。雖是一部以女性為主體的小說,書中的“定海神針”卻是位男性賈寶玉。誰排前、誰排后,全看與寶玉的關系。關系有兩重:愛情關系和親眷關系。這兩重關系又是相互交叉的,總的規律是關系親密的在前,關系疏遠的靠后。這樣一說,頓時開闊明了。

      《西游記》中寫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圍寸草不生,若過得山,就是銅腦蓋、鐵身軀,也要化成汁哩”。行者在路邊買了一塊糕,“托在手中,好似火盆里的灼炭,煤爐內的紅釘。你看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換在左手,只道:‘熱!熱!熱!難吃!難吃!’”侯會仿佛知道讀者的疑惑:行者在老君爐內煉了四十九天都不怕,難道會怕火焰山的一塊熱糕?他解釋說,《西游記》是一部大童話,童話往往是“不講理”的,人們讀著,只覺得趣味橫生,哪里還會理論那背后的邏輯、道理?

      《儒林外史》里周進中進士前后,梅玖態度的變化驚人,侯會的評點似乎說出了諷刺小說的奧秘:也許生活本身就是這個樣子吧?作者只不過是把這些人和事搜集起來,集中寫進書里,因而顯得格外可笑。

      我小時候有個生活經驗,掰玉米粒時,完整的玉米密不透風很難掰動。大家往往會在玉米上間隔著鉆下來幾排玉米粒,整個玉米就松動了,就好掰多了。讀大部頭的書也是這樣,需要先找到撬動它的東西,產生了興趣,就容易得多。所以一切能撬動未涉及作品和新領域的東西都值得珍惜,不管是影視、解說還是其他書籍。

      中小學生讀經典是好事,但不必死記硬背知識點,產生反感敗壞了胃口,可以耳濡目染慢慢滲透。如法國科普作家阿爾貝·雅卡爾在《睡蓮的方程式》中說:“即使是最微妙的概念也可以很早就介紹給青少年,不一定非要讓他們完全理解這些概念的所有細節,但目的是要激發他們的興趣,朝這些概念指示的方向進一步探索。不是要詳細地探索一個新領域,而是在這個領域里轉一轉,激發他們的渴望,一種到了知識武裝完備的那天更向前冒險的渴望。”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標簽: 給古典名著做導游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