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一部古都史,遍閱千年燦。
作為金陵古城,南京一直以來都被譽為“十朝古都”,但實際上南京歷史卻起源于300萬年前,那時候人類尚未出現,當時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都是是猛犸象、海百合、大角鹿等史前生物。
【資料圖】
之后隨著歷史的更替,南京也經歷千年歲月的清洗,自然也留下了無數的珍貴歷史文物寶藏。
而與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一起位列中國三大博物院之一的南京博物院。
院內一共珍藏有43萬件文物,不僅數量眾多,而且還極具特色,無論是青銅、玉石、陶瓷、金銀器皿,還是竹木牙角、漆器、絲織刺繡、書畫、印璽、碑刻造像等,無疑是博物院巨大的文化資源和文化資產。
這座博物院,在歷史進程中也充滿坎坷與傳奇。
中國最早創建的博物院,究竟是如何“誕生”?
南京博物院,前身名為“國立中央博物院”,1933年,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時任國立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蔡元培先生便提出創建一所類似歐美一流博物館建館的現代綜合性大型博物館。
于是蔡元培便親自兼任首屆理事會理事長,在中山門半山園征地12.9公頃,計劃要修建“人文”、“工藝”、“自然”三大館。
遺憾的是,因局勢的動蕩,最終只建了“人文”博物館,也就是現如今咱們走進大門就能看到南京博物館的大殿。
1934年7月26日的第一次會議上,張道藩、傅斯年、丁文江三位作為常務委員,梁思成為專門委員,會議上討論征用原址土地的問題,最終選擇了中山門內路北舊旗地為院址。
1935年4月16日的第二次會議上,中央博物院建筑委員會邀請李宗侃、李錦沛、徐敬直、楊廷寶等13位建筑師送設計圖參選,最終在9月6日,選擇了興業建筑事務所建筑師徐敬直所擬建筑圖案。
(1934年7月,李濟擔任院長后,著手進行博物院主體建筑的興建)
這所大殿主要仿照遼代宮殿式,由梁思成和劉敦楨兩位顧問,徐敬直和李惠伯設計了建筑圖案。
當時在修建過程中,設計師模仿遼代薊縣獨樂寺山門形式,因此細節以及裝修都兼有唐宋遺風。
1936年6月6日,國立中央博物院第一期工程開始動工,但隨著抗日戰爭爆發,第一期建筑工程在完成75%左右,就已經被迫停工。
隨著局勢逐漸緊張,1937年底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害怕文物會淪落到日寇手中,于是將博物院原本珍藏的文物遷離首都南京,《歷代帝后像》、《唐人明皇幸蜀圖》、毛公鼎、后母戊鼎等稀世國寶分三路轉移到西南各處,并在1940年底駐扎于宜賓李莊。
隨著南京淪陷,侵華日軍不僅留下“南京大屠殺”的罪行,同時也對南京城市進行搶劫掠奪,其中就包括南京博物院,當時在南京博物院設有防空總機構,對已完成的部分大加改造,并破壞多處,損失嚴重。
抗日戰爭結束后,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在1946年8—12月,連續召開了三次會議,將文物全部運回南京,并且討論修復工程計劃。
最終在1948年4月,第一期工程及附屬工程竣工,并通過驗收,至此南京博物院首度開放民眾,當時蔣介石、于右任等要員名流也隨之出席、參觀。
(1948年蔣介石與后母戊鼎。從左到右:杭立武、蔣經國、馬衡、曾昭燏、蔣介石)
新中國成立后,國立中央博物院更名為國立南京博物院,隨后到了上世紀50年代,政府又對博物院進行修整、擴建。
直到2009年,南京博物院開始二期擴建工程,至此整個博物院也呈現如今所見的模樣,為“一院六館”格局,即歷史館、特展館、數字館、藝術館、非遺館、民國館。
如今的南京博物院,不僅凝結了千年金陵的歷史與文化,同時也匯聚了中華民族的文化進程。
除了有傳統的博物展覽,民國館也吸引了很多年輕人的打卡,夢回民國歷史。
- 快播:當年遭受日軍摧毀!我國最早創建的博物院,是如何“二次重生”?
- 全球熱資訊!某年某月某晚:“我們從沒想過能拿第一!”
- 【全球新視野】元龍第三季正式開播,王勝回到現代世界,宋嫣建模變丑了
- 視點!海賊王劇場版《紅發歌姬》中國大陸內地定檔12月1日 上映!
- 關注:每日轉發百萬現場MLTD圖(11/24)
- 邊緣行者同人文 番外
- 水鄉周莊|推一扇門,做夢的蝴蝶已經降落
- 11月24日15時起,陜西省渭南市調整風險區域
- 全球信息:俏色巧雕|碧泓翡翠第1799課
- 探秘百年古船出水·百年古船“回家”分幾步
- 世界看點:被自己公司曝整容,他是內娛頭一個吧?
- 焦點快報!漫畫·機動戰士高達00I·01章:覺醒
- 熱消息:仿佛一起在宇治市經歷過所有的悲喜與感動
- 環球熱點!很好看desu
- 《LoveLive! 虹咲學園學園偶像同好會》新作OVA制作決定,2023年夏在日本劇場上映。
- 石景山區新增感染者12例,風險點位發布,有交集速報告
- 焦點簡訊:九谷燒|精致得無可挑剔
- 這支有著70年歷史的現代大型民族樂團即將帶來英雄故事和梔子花香!
- 世界微頭條丨我就知道換裝的是個大坑. 萬代極狐SHF
- 速看:我們都會長大,會變成自己不敢想的樣子
- 河南固始:春夏秋冬里的“志愿紅”
- 世衛、美疾控提醒全球面臨麻疹傳播威脅
- 北京:近日社會面篩查病例活動軌跡涉高校、商超等人員密集場所
- 北京朝陽: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 確保防疫安全前提下繼續加強運力保障
- 焦點日報:大興區新增感染者12例,2例為社會面篩查人員
- 世界快看:京津冀經開區將于近期實施第四批26項“同事同標”事項
- 環球快資訊:喜訊!吳起縣被命名為2021-2025年陜西省科普示范縣
- 全球今頭條!李老師憶當年:古墨情結
- 【世界速看料】2022中韓(南京—大田)書畫交流展在寧開幕
- 15歲想學剪輯,怎么學?還來得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