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全球新要聞】不用脫衣服,他一眼就夠了

      發稿時間:2023-03-02 15:48:25 來源: 鳳凰網娛樂

      《夏花》小爆了。

      看把姐妹們給迷的


      (相關資料圖)

      上次飄從女性性幻想角度寫了一篇,還不過癮,這次再肝一篇,聊言承旭。

      很多人被這劇蒙騙,覺得46歲言承旭和25歲徐若晗有cp感,主要歸功于他保養甚好的外形。

      《夏花》

      其實不止于此。

      高齡駕馭瑪麗蘇的秘密武器無他,干凈二字而已。

      《夏花》彈幕

      這份干凈, 在人前給他帶來不同年紀的爆款作;在人后,卻曾給他帶來許多挫敗。

      這么多年過去之后,我們才后知后覺地發現——

      言承旭的人生宛如一個奇幻實驗。

      實驗標題為:

      《當偶像劇男主走進現實,會發生什么?》

      01

      首先得承認,《夏花》這部偶像劇真的很適合言承旭。

      一來他確實有過大爆的偶像劇角色,承載得起夢女的期待。

      二來他身材顏值都沒有中年走形,演忘年戀的年長方也不會油膩。

      三來,就是該劇最關鍵,最非他不可的角色屬性——

      純情。

      這屬性放成年男性或者明星身上,都是稀缺品。

      而言承旭本人偏偏就綜合了這兩重身份,更顯其出淤泥而不染的珍貴。

      在和志玲姐姐分分合合近十年的故紙堆里,兩個人在各種場合聊及彼此的淚眼,都在無聲顯露彼時那段感情的純粹,以及夢中人的純粹。

      《快樂大本營》

      這眼神……真是一點都不會藏啊。

      他曾在自傳中回望過這段感情,化用的是小王子的故事。能窺見他心境真摯如孩童,甚至生出幾分幼稚。

      如果說,十幾歲的男孩如此,純屬正常,但三四十歲還是這樣,實屬難得。

      而這種特質放在偶像劇中,恰是最受用的。

      從復雜現實中提純的理想設定,如果配套一個只有演技,沒有感情的表演,能行得通,但不夠貼。

      言承旭本人的純粹,剛好和偶像劇中所需要的理想男主不謀而合。

      所以在《夏花》中演一個曾被女友傷害便常年單身的人,這種現實中罕見的感情潔癖,由言承旭來詮釋,可信度飆升。

      《夏花》

      就拿他兩年前參加的真人秀《披荊斬棘的哥哥》,來做個劇外X劇內的對比吧。

      在叱咤風云半生的哥哥堆里,他的簡單更被反襯得愈發明顯。

      一是青澀。

      作為出道二十多年的老藝人,面對這個別人擠破頭皮都想去搏翻紅的節目,他想的是,臨陣脫逃。

      臨錄制《披哥》前幾天他都有沖動逃回家,反而是新人張云龍在安撫他。

      《披荊斬棘的哥哥》

      本該是圈內老油條的言承旭,不可思議地保留著實習生般的不安,其心理土壤是敏感。

      因這份敏感,他的自我評價生出了許多否定:

      長不大。幼稚。傻。

      但他越是自我否定,越讓他被觀眾肯定。

      當他置身于《夏花》里,體現歷經世事的蕭寒依然斬不斷惆悵和敏感時,只用不經意的一個抬眸,隱含的淚花,就會讓觀眾心疼他,絕不質疑他作或假。

      《夏花》

      二是較真。

      《披哥》一開頭不是要哥哥們定目標嗎?

      言承旭可太認真了。

      僅僅是思考自己要不要定減重這個目標,就已經讓他嚴肅臉地定格思考,旁邊的云龍都震驚了:

      你呼吸好急促!

      《披荊斬棘的哥哥》

      這種對待任何決定都極其較真的態度,放《夏花》里,不管他對女主說出什么瑪麗蘇諾言,都讓觀眾堅信他的真心。

      -我什么時候可以當你的“小孩”(劇中專屬昵稱)

      -只要你想 永遠都是啊

      《夏花》

      拜托,成年人對“永遠”永遠警惕,可到他這——行吧,你說的我都信!

      還有一句很有代表性的:

      你是我最后一個女人

      《夏花》

      這暗藏自戀的宣言,別人說會很油,但言承旭眼中沒套路別人的精明,也沒自我欣賞的傲慢,只有一臉認真。

      所以這么脫離日常的霸總臺詞被他一說,你就覺得:

      他好像真的會一輩子執行下去啊!

      而劇中這對年齡差很大的CP,不違和,反而很好嗑,還歸功于他們的心理年齡和實際年齡相反的反差。

      男主雖年齡大,但心理年齡并沒有比女主大多少。

      女主反而是一步步進攻的布局人,男主時常被她拿捏,聽啥信啥。

      比如女主幾次三番逗他:

      看,有流星

      蕭寒每次都信,宛如三歲小孩。

      《夏花》

      《披哥》也有個細節搞笑,且和此情節對應。

      初次見面和張晉寒暄,言承旭看出其疲憊,問他身體還好吧。

      張晉張嘴就來:

      沒事就是被打了

      普通人一聽就知道是玩笑,但言承旭信了,急得眼睛都瞪大了:

      真的假的!?

      《披荊斬棘的哥哥》

      人戲一致,都那么天真。

      此外,言承旭和蕭寒一樣,都把情感看得比功利重。

      女主是富家千金,男主發現其身份時,沒有垂涎其家財,反而生氣她沒如實交代。

      他在意坦誠多于金錢。

      蕭寒生日時,女主放話“你要什么,我送你”,囂張得好似能承包整個魚塘。

      但蕭寒沒有嗅到財富的味道,雙目放空,悠悠地回:

      ……你會畫美猴王嗎?

      《夏花》

      這牛頭不對馬嘴的回應,換別人身上就像無厘頭。

      但當這句話是言承旭說出來時,你就知道他沒在搞笑。

      這就跟他參加《披哥》不為翻紅,只為結交幾個錄制結束后真能玩到一起的朋友時,一模一樣。

      他是真的用心去跟人交往,才會在這個功利的圈子里,顯得對話不在一個頻道上。

      《披荊斬棘的哥哥》

      所以你會發現,言承旭的種種個人特質都極其契合當下的偶像劇需求——

      在大家都厭倦了甜寵霸總套路時,他身上的真實恰恰中和掉那些虛假設定,讓懸浮的幻想落了地。

      是的,當我們吹這個作品有沒有用好言承旭時。

      用的不是他的肉體,不是他的顏值,而是他的“稀缺性”:至純至真。

      否則就會變成如下反面教材——

      02

      和《夏花》設定相似的《我好喜歡你》。

      言承旭和沈月,年齡差也很大。

      但根本沒人嗑得進去,評論都在狙毫無cp感,劇也大撲:豆瓣3.9。

      言承旭再好用,遇上不走心的功利制作團隊,直接就用廢了。

      《我好喜歡你》只是拼湊爆款元素,拼命搞噱頭。

      比如,讓他和沈月組CP,不是基于兩人有機會碰撞出火花,而是為了炒作舊版道明寺和新版杉菜再續前緣。

      就說一個細節,言承旭在2001年的《流行花園》和2020年的《我好喜歡你》中,都有踢垃圾桶的戲碼。

      上《流星花園》下《我好喜歡你》

      20年前,道明寺踢完后,花澤類折返把垃圾桶歸置好,間接讓道明寺的粗暴幼稚有了緩沖,為后續組建cp留下余地。

      20年后,言承旭踢完,只剩下女主一臉懵逼。

      這不是領導霸凌女下屬是啥?叫觀眾怎么嗑得下去?

      人物行為本應服務于戲中人,結果這劇只想投機取巧制造戲外人的ip濾鏡,典型的消費觀眾情懷。

      更讓人無法忍受的,是消費肉體。

      簡單粗暴地讓言承旭身體抹油,咬手指爆青筋,近乎全果出鏡,讓人起了另一種生理反應:想yue的那種。

      《我好喜歡你》,你一定跟我一樣皺起了眉

      不是說不可以澀澀,但你得拍得輕巧誘人,不能lowlow地純賣肉啊!

      這種刻意感,讓本人不油膩的言承旭在劇中也顯得很油。

      劇方根本不想沉下心來塑造好角色,營造CP,言承旭再稀有也被浪費。

      但《夏花》的編劇兼導演是言承旭的粉絲,她懂言承旭,也更用心。

      她賦予角色跟言承旭的貼合感,讓言承旭跟偶像劇的適配度拉到max。

      幾乎做到:言承旭=蕭寒。

      重現經典道明寺發型、高能場景都和流星有關,這些都是小兒科。

      最牛的是,角色設定融合了言承旭的真實人生。

      言承旭說過自己的感情觀念:

      總想給對方更好的生活,總把對愛負責的壓力懸掛頭上。

      而《夏花》里,蕭寒面對比自己小很多的女主何冉,一開始總猶豫不決,總用理性克制著感性,腦子里想的全是“責任”。

      何冉拼命撩,蕭寒拼命踩剎車。

      氣氛升溫他就潑冷水:我送你回家。

      女主毫不氣餒:我明天再來。

      《夏花》

      送到嘴邊的吻,最后一刻還是因責任感而懸崖勒馬:

      我不想隨便接受你的心意

      我要對你負責

      《夏花》

      看,是不是又跟他本人對上了。

      與此同時,一個堅實可靠的理想男性形象也立起來了,根本不用靠肌肉。

      要高級地秀出性張力,秀的從來不是肌肉,而是荷爾蒙的氛圍感。

      比如,相較于其他劇非要言承旭穿西裝革履凹霸總形象,本劇中,他的妝發甚至比不上男三。

      《夏花》,衣領甚至起球了

      但這種自然的、貼合的、獨特的魅力,反而更讓人上頭。

      言承旭早年為幫補家用,干過超市店員、工地苦力等零工,而劇中,他是個園藝師傅,也是個雜學手藝人。

      因此,干粗活時的簡單穿著非但沒和言承旭的氣場相悖,還開辟出讓觀眾感到新鮮的造型。

      劇中,他總隨意穿著簡單的背心工褲,迎著烈日修剪花草、掄起鋸子鋸木頭,太熱了往身上澆點水,干活弄臟了去淋個浴,荷爾蒙展示得自然又合情合理。

      蕭寒往身上澆水時彈幕

      導演還很好地掌握了“秀”的度。

      衣服只半濕,鏡頭不停留太久或者太近,一眼掠過便開始拍女主的反應;淋浴也只遠遠地露出肩膀,便又開始拍女主的反應。

      (而大多數劇拍這種淋浴鏡頭肯定是從頭到腳特寫一番肌膚、濕發和水流。

      《夏花》

      導演,你是懂欲說還休、欲拒還迎、欲蓋彌彰的

      這劇切實考慮到了男女的性幻想差別,女性更關注朦朧唯美的欲,而不是赤裸裸的露。

      蜻蜓點水后大量留白,再通過女主反應和觀眾建立共鳴,用她者視角展現言承旭的男性魅力,高明。

      對于營造CP感,劇方也很上心。

      看個細節,言承旭抱著女主說話時,手指自然地插在女主褲兜里——

      這種細致的粘膩,才是真cp!

      《夏花》

      這一點也和戲外言承旭的溫柔細膩完全相符。

      女撩男躲的設定,也暗暗呼應言承旭在現實感情關系中的被動。

      讀書時,言承旭曾暗戀一個女生,上學三年都在偷偷關注她,但從沒勇氣開口。

      后來即便聽聞女方也喜歡自己,也不敢往前一步。

      聽故事的魯豫都震驚了,兩情相悅怎么就沒有然后了???

      《魯豫有約》

      他自己其實也很遺憾:

      很想對她說,我真的很愛你,可始終說不出口。

      和劇中如出一轍。

      這種被動的情感壓抑久了,常常導致旁人比本人更急,恨不得推他一把。

      于是又在劇中產生奇效:

      蕭寒偶爾被愛意沖昏頭腦,不能自控地爆發式回應女主的追求時,并不會被觀眾嫌棄魯莽,反而會為其終于沖破顧忌而雀躍。

      《夏花》

      其實言承旭之于女人,就像沈佳宜之于男人一樣。

      ta們身上的少男少女屬性,能承載起你對校園戀情的幻想,代表著最純真、不沾染世俗雜質的愛情。

      而言承旭比沈佳宜更絕的,是他不止存在于影視里。

      他是存在于現實里的真人。

      還是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褪去那份純粹的真人。

      太稀罕了。

      好喜歡這張清澈的眼神,像記憶中某個愛過的少年

      03

      《夏花》和言承旭,真的是互相成就。

      他是幸運的,在這個年紀遇到了一個為自己量身打造作品的人,讓他的稀缺屬性在這個不友好的浮躁圈子里找到了活路,職業生涯再一次發光。

      但他又是不幸的。

      在這些少數的屏幕發光時刻以外,他的人生大多數時候是黯淡的。

      讓他在作品里討喜的那份純粹,在現實里反成累贅——

      單純的另一面,其實是孩子氣。

      但被社會毒打過的你我都清楚,人總歸是要長大的。要在這個復雜的世界里,在這個喧鬧的娛樂圈里固執地當一個小孩,太難了。

      不忍傷害所有人便會優柔寡斷,甚至會懦弱、委屈、擰巴。

      言承旭幾乎就是這樣熬過來的。

      F4爆紅期,他還像孩童般簡單的心理機制無法處理復雜的工作,高壓之下,他甚至曾在眾人面前哭。

      《魯豫有約》

      小孩處事往往憑本能,沒惡意,卻因不夠成熟圓滑而導致結果不如人意。

      當年,林志玲摔下馬斷了七根肋骨,言承旭急壞了,頂著狗仔的長槍短炮冒險去看望。

      這本令人感動的行為。

      但一見面,他表達所有的關心、緊張、重視時都變成了一種責怪,讓當時剛剛經歷了死里逃生,急需呵護安撫的林志玲心傷。

      言承旭自傳《9314男人與男孩》

      他既不想傷害愛人,也不想被扒皮而傷害工作團隊。

      結果,誰都傷害了,自己也很糾結很痛苦。

      他還像小孩一樣天真、不切實際,因而總不愿入世。

      他太在意別人發現他的不好,所以常年在舒適區徘徊,推掉了很多工作機會。

      《披荊斬棘的哥哥》

      他天真善良,因而會盲目篤定他人也善良。

      青少年時去餐廳打工,老板和他借錢,他就把自己的大部分積蓄掏空借給他。

      《魯豫有約》

      最終人去樓空,他很傷心,但也阻止不了他下次繼續。

      成名后,有個朋友叫他幫忙沖業績,買一輛280萬的車。

      他問:這樣可以幫到你嗎?

      得到肯定答復后,他買了。

      再一次,錢被卷走,車倒是沒有。

      他在自傳里寫著,“全世界都知道他開爛車,根本不需要一輛280萬的車”。

      他明明是個節省到車要開到報廢才能買新的人。

      事后被問及此事,他還在替騙人者開脫:他也不好過。

      《快樂大本營》

      此處插播一句:開爛車這種迷妹梗,也被《夏花》導演無縫安插在蕭寒的人設中,絕絕子。

      可是回歸現實。

      言承旭這種干凈的性格,別說混利益至上的娛樂圈,就算和普通人一樣混社會,也難免吃癟。

      這些多年的不順遂,才是偶像劇里迷人男主下凡的真實一面。

      其實多年前,看盡娛樂圈各種嘴臉的何炅在《快本》上曾為言承旭行走江湖表擔憂:

      希望言承旭可以學“壞”一點

      好在,吃癟多年的言承旭,身上的奇特屬性逐漸被大眾品出心疼和萌點。

      《披哥》中,哥哥們有個互送禮物環節。

      由于言承旭不玩手機,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錢,卻經常被朋友騙錢。在這個環節中,他幾乎被每一個哥哥的禮物震撼。

      原來還有這樣的!居然這么好玩!

      別的哥哥是大人在參加工作。

      言承旭是小孩子在圍觀熱鬧。

      他遠離成年人的世俗、世故太久了,對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總能獲得如初見的新鮮感。

      但更多時候,是被這種“少不更事”坑到自己。

      在宣傳《夏花》時,言承旭傻乎乎地在用劇中對女主的愛稱去安利新劇。

      一句“我的小孩來了”引爆了熱搜,也讓他陷入輿論漩渦,被罵刻意用明星的孩子梗騙流量。

      很快他又發了道歉,認真解釋了“工作人員說這不合適,文字要帶MV一起發”,解釋了這句話是劇中臺詞。

      我甚至都能想象,他像個初學玩社交軟件的小孩那樣,委屈巴巴地被工作人員教育了一番,還認真地點頭做筆記。

      這場風波并沒有持續太久,或許大家都不忍苛責。

      因為網友都清楚——他才是那個小孩。

      標簽: 我好喜歡你 披荊斬棘的哥哥 魯豫有約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