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中國耐鹽堿水稻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天天日報

      發稿時間:2023-06-25 18:14:1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相關資料圖)

      中國耐鹽堿水稻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25日,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長沙種業研究中心在長沙召開湖南省聯合攻關推進會,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唐文幫匯報了該中心在耐鹽堿水稻研究方面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這些成果包括挖掘出顯著提高水稻耐鹽堿的關鍵基因STRK1;培育出全生育期3‰鹽度下,一等優質、抗白葉枯、畝產400公斤以上的耐鹽雜交稻新品種“菁兩優326”進入國家生產試驗,可滿足東南、華南濱海鹽堿地開發利用的品種需求;利用秈粳亞種間雜種優勢,培育出全生育期6‰鹽度下畝產突破300公斤的第三代耐鹽雜交稻新組合“叁優9號”;研創出耐鹽堿水稻專用肥“金葵子復合微生物肥”,連續2年在11個試驗示范點較對照平均增產19.6%。

      “還培育出161S、沁886S、599S、鹽416S等耐鹽不育系。其中‘鹽416S’成為第一個審定的不育系,并組配出系列高檔優質耐鹽組合。”唐文幫透露,“599S”及系列組合在不同鹽水濃度下及海水倒灌背景下表現出超強的耐鹽特性。

      今年6月初,海南樂東耐鹽堿水稻新品種試驗示范基地實現首次收獲,經專家測算,這片耐鹽堿水稻畝產540.49公斤。

      耐鹽堿水稻適應能力強,不僅抗鹽堿,還抗風、抗澇、抗病蟲害,推廣起來,能讓更多荒灘變良田,更好地保護國家糧食安全。與普通水稻田相比,鹽堿田水稻產量低些,但稻米口感比普通稻田要好些,且耐鹽堿水稻營養價值含量極高,其中的鈣、鐵、鋅、硒等微量元素含量比普通白米要高2倍到3倍,它的糖轉化率在人體中也比較低,非常適合糖尿病和高血糖人食用。

      中國有水稻種植潛力的鹽堿地約1億畝,是重要的戰略后備耕地,培育應用耐鹽堿水稻品種及其配套關鍵技術,按畝產300公斤產量計算,1億畝鹽堿地可年增產稻谷300億公斤,多養活8000萬人口。端穩“中國飯碗”,綜合利用鹽堿地是實施“藏糧于地”戰略的重要途徑。

      袁隆平院士倡導成立的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由湖南省人民政府組織、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牽頭,聯合海南大學、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國11家優勢單位共同建設,總部設在海南省三亞市亞洲灣科技城,建設目標是至2030年培育出適合中國不同鹽堿地生態區種植且有重大應用價值的水稻新品種10個至15個,累計推廣面積1億畝,平均畝產達300公斤以上。

      “經前期探索,中心形成了地方政府、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共同參與的鹽堿地改造利用及耐鹽堿水稻推廣產業技術服務體系。”唐文幫說,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致力建設成國內一流、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平臺,為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種業安全提供強有力的科技創新支持。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