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密集發放新一輪消費券】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為促消費、穩經濟,多地近期密集發放新一輪消費券,涉餐飲、家電、文旅、百貨等多領域,規模普遍較大。新一輪消費券呈現發放領域有側重、投放渠道多元等特點。
各級政府發放消費券發放方式以數字化為主
家電券、餐飲券、文娛券……據不完全統計,12月以來,全國超過40地宣布啟動消費券發放相關活動。
(相關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輪消費券發放有省一級的,如福建省安排2億元支持各地發放消費券;有市一級的,如海口市聯合餓了么平臺投放350萬元外賣消費券,市民可領取總計價值最高134元的消費券紅包;甚至部分區一級也發放了消費券,如深圳市福田區發放2000萬元消費券、深圳市龍華區發放3000萬元消費券。
從消費券支持的消費類別來看,服務性消費類別集中在餐飲消費、文娛旅游等,商品消費則集中在汽車、家電、家具等大件領域。
比如,廣州市消費券涵蓋輕茶餐飲、超市、電商、百貨、正餐住宿五大類,面值從10元至100元不等,總金額達3000萬元;武漢市從12月8日開始發放家電家具消費券,投放總金額1000萬元。
在文娛領域,湖北于今年12月20日、12月21日開始在全省投放體育類通用消費券和滑雪運動消費券;新疆于今年12月下旬至明年2月發放5萬余張、總金額400萬元的冰雪旅游消費券。
從發放頻次來看,有的地區消費券是分幾輪,有的是每天都有,還有的則是每人“僅此一份”。廣州市于12月8日起,分三輪發放消費券;海口市的外賣消費券發放頻次更高,市民在活動期間內每日均可領取一次消費券;而諸如汽車等大件商品,福州等地則規定“先到先得”“同一用戶僅限申領一次汽車消費券”。
消費券精準發放扶持特定領域、群體
記者調查發現,近期各地發放的消費券,既有通用類消費券,讓老百姓能夠在日常消費的各個場景使用,也有專屬類別消費券,針對特定領域、群體進行扶持。
——扶持因疫情受到沖擊的商戶和行業。位于廣州市白云區的一家酸菜魚餐館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店被納入本輪消費券的政策扶持范圍之內。“最近周末的客流量有所回升,幾乎一半以上的消費者都是持消費券來的。”
專家表示,政府有針對性地向特定行業發放消費券進行補貼,商家通過改進服務方式、品質提升等滿足居民消費需求,以此來帶動消費市場的進一步復蘇。
——匹配消費者消費意愿。臨近年末電子產品的消費也迎來旺季。北京于11月20日至12月31日期間發放6批次綠色節能消費券,適用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空氣凈化器等眾多品類。北京吳女士說:“在網上看到這次節能消費券可以在線上平臺使用,我打算給父母換手機,一款2000元價位的手機能夠優惠好幾百元。”
三亞市、長沙市、深圳市等地都發放了針對新能源車的消費券,面值均在千元以上,如深圳市南山區明確,購車發票金額在15萬(不含)至25萬元(含)的,按新能源汽車8000元標準發放云閃付消費券。深圳市民孟先生說:“如今城市里充電樁等配套設施逐步完善,購車優惠也多,正在考慮換一輛新能源車。”
——向特定群體發放專屬消費券。記者注意到,隨著促消費政策的深入,新一輪消費券發放、使用迎來一些變化,一些地方注重對特定群體的支持。如深圳市南山區對成功簽約入職南山企業的2022屆高校畢業生發放1000元消費券,太原市為老年群體發放專屬消費券,呼和浩特市為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快遞員、外賣員等發放專屬消費券。
確保公平、透明、普惠更好發揮消費券乘數效應
政府出資、平臺商戶聯動、消費者獲益,消費券拉動經濟的乘數效應明顯。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數據顯示,在今年首輪促消費中,截至5月7日,廣東累計投放涉及金額6.07億元的政府消費券,撬動消費交易35.81億元。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孫亞程等專家認為,隨著疫情防控的持續優化,消費經營場所更加穩定,消費場景更加豐富,消費潛力有望得到進一步釋放。
在提振消費信心的同時,也亟待從保障消費券發放公平性、打通復工復產堵點、提升行業商戶供給能力等方面,多層次強化消費券對經濟發展的杠桿作用。
不少消費者反映有大額補貼的消費券存在“一券難求”的現象,對此專家表示,有必要進一步完善消費券發放的風控機制,確保發券過程公平、透明、可回溯;新一輪消費券的設計、投放要更加兼顧普惠性、公平性,向低收入人群傾斜。
有消費者反映,有一些商戶參與消費券使用的商品是過季商品、折扣商品,有違消費券發放的初衷。專家表示,使用消費券拉動消費的前提,應該是供給正常化,讓商品能夠真正滿足消費需求。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數字戰略與經濟研究所所長曹鐘雄認為,一方面,不斷優化消費券政策設計,強化消費券對經濟發展的杠桿作用,有效夯實經濟復蘇的基礎;另一方面要通過減稅降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舉措穩就業、增收入,提升消費信心和能力。
標簽: 多地密集發放新一輪消費券
- 多地密集發放新一輪消費券 精準發放扶持特定領域、群體
- 敏感時刻俄防長宣布大擴軍 將俄軍總兵力從約100萬增加到150萬
- 每日關注!俄羅斯唯一航母維修期間再次起火 無人員受傷
- 用車小常識丨防凍液只有冬天起作用嗎?
- 喝酒、吃蒜、服維C可預防新冠?用科學與理性之錘粉碎謠言
- 世界即時看!友邦保險斥資約2.25億港元回購264.88萬股股份
- 山西鼓勵全省A級景區明年開展門票優惠活動
- 今日熱搜:成都東部新區蟬聯全國第一! 賽迪研究院“城市新區發展潛力百強(2022)”榜單揭曉!
- 微動態丨澤連斯基訪美求軍援,白宮精心謀劃秀支持!
- 今亮點!三季度末 我國金融業機構總資產同比增10.1%
- 世界今亮點!陽后吃不下飯怎么辦?喝牛奶酸奶奶茶都是可以的
- 【世界獨家】中國舉重協會:對呂小軍樣本呈禁用物質陽性深感震驚
- 【全球新要聞】三部門:“十四五”期間建設30個左右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
- 【世界報資訊】再造一個新興海 投資五億元高性能高溫鎳基合金新材料項目投產
- 曾光:第四針一定要變換疫苗 加強疫苗接種要快馬加鞭
- 每日速訊:商業新地標開業、舉辦購物節……成都多措并舉激發消費活力
- 當前播報:轉陰后為何咳嗽不止
- 85%以上快遞員在崗 成都快遞業平穩運行
- 新冠痊愈多久沒有傳染性?專家詳解來了
- “不餓,就是饞”是怎么回事?
- 觀速訊丨涉及53個行業大類 四川省企事業單位應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 環球速遞!《大紅燈籠高高掛》編劇倪震逝世 享年84歲
- 世界熱門:人工智能,如何妙筆“生”畫
- 環球快看:四川“大灌區”文旅發展聯盟持續擦亮品牌
- 環球視點!河北井陘:世界瀕危珍禽黑鸛飛抵越冬
- 每日觀點:法官回應庭審時說臟話:本意提醒控制語速 同事代為致歉已獲諒解
- 環球今頭條!東航、吉祥航空:國內國際航空流量逐漸“回暖”
- 每日資訊:第十九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四川成都開幕
- 天天速遞!羊因天氣寒冷被凍死牧羊犬試圖喚醒貼身取暖
- 天天精選!豬價離奇“垂直下跌”!準備好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