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政協委員:打造本地主題IP 培育旅游新業態

      發稿時間:2023-02-07 17:22:46 來源: 都市時報

      今年春節,游客為低迷的旅游市場注入了“強心劑”。據統計,2023年春節期間,昆明市共接待游客911.34萬人次,同比增長389.45%;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2.45億元,同比增長156.68%。

      作為旅游城市,昆明如何發揮中心城市的功能,從旅游中轉站、集散地向旅游目的地轉型?部分政協委員認為,昆明應把握數字化發展趨勢,推進旅游產業與數字經濟融合,推動多媒體數字展示技術與旅游行業的創意結合,培育“旅游+演藝”“旅游+直播”“旅游+展覽”等方式,鼓勵引導康養、露營、自行車騎行等旅游新業態發展。支持數字化旅游產品創新,打造沉浸式演出、全息互動投影、無人機表演、夜間光影秀等體驗感強的互動性產品。

      打造有本地主題的IP


      【資料圖】

      讓昆明更有“玩場”

      政協委員楊明俊認為,要讓昆明從旅游中轉站變為旅游目的地,核心是產品。“昆明應打造有本地主題的IP,比如生物多樣性、動植物基因庫、歷史文化以及一些可以講述的故事,比如大觀樓長聯、徐霞客帶我游云南、鄭和下西洋等。通過科技賦能,實現與其他旅游城市的差異化競爭,做出個性化的特色產品,使昆明文旅資源活化,使昆明旅游呈現新的方向、新的發展模式、新的業態產品,最終用好產品、好體驗留住游客,實現昆明從旅游中轉站、集散地向旅游目的地的轉型。”

      據悉,昆明正策劃環滇池旅游度假區、環翠湖文化休閑空間等。這些引領昆明文旅發展方向的策劃,突出地方特色、民俗傳統、歷史文化和生物多樣性,包括翠湖“九巷十三坡”、鄭和下西洋沉浸式體驗、云南民族村提質升級等項目。目前,昆明市正積極引進具有國際主題影響力的IP,讓昆明更有“玩場”。

      發展戶外休閑產業

      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政協委員張艷萍認為,昆明應充分整合滇池周邊景區景點、傳統村落等資源,著力把滇池打造成為昆明旅游最大的IP。其中,滇池綠道是發展戶外休閑產業的極佳載體。

      滇池綠道規劃總長度約為137公里,離湖岸線約250米,按25米總體寬度建設。目前已建成環草海段和海埂公園至三個半島段綠道37.1公里,長100.5公里的外海段綠道也在規劃建設中。滇池綠道沿線,含滇池湖泊生態黃線內全部區域和線外部分區域,綠色資源非常豐富,主要包括148個村莊、60片4.7萬畝濕地、137公里綠道、4個公園景區、63項縣級以上登記文物等。

      環滇池區域是昆明傳統的旅游熱點,2022年,隨著滇池綠道部分建成開放,圍繞綠道已經自發形成了跑步、健步、騎行、露營、釣魚等多種戶外休閑業態。滇池綠道成為昆明市民周末休閑運動的好地方。

      但是,還存在著停車場、衛生間、驛站基本服務設施缺失,綠道沿線缺少能夠承載大型活動的廣場和休閑服務設施,配套的公共交通和道路通達性差,缺乏最基本的智能化服務設施等問題。

      “昆明市應該把握后疫情時代體育、康養產業爆發的重大機遇和巨大市場潛力,圍繞滇池綠道大力發展戶外休閑產業,創造多樣化的新型消費場景。”張艷萍建議,應編制環滇池戶外休閑運動產業發展規劃。整合滇池綠道周邊的體育文化旅游資源,把環滇池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體育旅游目的地和戶外休閑運動大本營。

      同時,圍繞滇池和西山兩大昆明地標,在現有的上合昆明馬拉松、環滇自行車賽、滇池龍舟爭霸賽、西山徒步節等賽事活動基礎上,大力引進并發展跑步、健步、越野、騎行和水上運動等活動,打造滇池系列精品體育賽事活動體系。

      在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方面,她建議,引進專業化公司運營管理,建設活動廣場、驛站、智能步道、主題公園、戶外營地和船艇運動碼頭等基礎設施和消費場景,推動昆明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率先啟動亞洲象國家公園

      磨憨片區建設

      2022年8月18日,云南向國家林草局正式申請設立亞洲象國家公園。民進昆明市委結合磨憨鎮人象沖突較為嚴重的實際,統籌考慮依托獨特的象文化和生態文化,助力磨憨鎮經濟發展,建議昆明市率先啟動亞洲象國家公園磨憨片區建設。

      民進昆明市委建議,亞洲象國家公園涵蓋磨憨鎮龍門村、曼莊村、磨憨村、磨龍村、尚崗村、尚勇村(下轄國有、集體林地、農地)6個村委會的現亞洲象活動范圍,建立統一規范高效的管理體制,率先對重要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實行最嚴格的保護,顯著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水平。

      在磨憨鎮建立亞洲象國家公園觀光區。觀光區的選址,要突出磨憨鎮保存完整的熱帶原始森林、珍稀動植物資源和野生亞洲象群優勢,在彰顯“物種基因庫”“南國雨林,醉氧之都”美譽的同時,應科學規劃觀光線路、觀景區、體驗區、科普區及人性化配套服務設施等,建立高水平管理服務體系,促進文旅融合,增強旅游觀光體驗感。“觀光區應用元宇宙相關技術,實現虛實相融的新文旅形態,將大數據元宇宙融入大文旅,推進元宇宙產業化發展,使磨憨亞洲象國家公園觀光區成為文旅行業先行者。”

      系統實施人象沖突緩解工程,科學開展分區分級保護。采取相應措施,在亞洲象生存空間內給亞洲象補充食物資源,減少亞洲象對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危害,化解“人象爭奪生存空間”的矛盾。對亞洲象肇事嚴重的村寨,采取必要的生態搬遷措施,探索替代生計,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綠色發展,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安全,提高地域空間利用效率,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創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引領區和重點旗艦物種跨區域合作保護先行區。創新生態保護管理體制機制,整合優化現有自然保護地,強化跨境合作,增強生態系統連通性,實施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統一管理,為實現亞洲象種群穩定增長、同域瀕危野生動物拯救恢復和野生動植物的有效保護創造良好條件,維護區域生物多樣性。建立高級別亞洲象跨國境聯合保護機制,擴大亞洲象保護的國際影響力,推動亞洲象國家公園建設成為我國國家公園及野生動物保護的典范。(記者 孫文潔)

      標簽: 國家公園 政協委員 生物多樣性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