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jīng)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wǎng)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金融時報》:中國旅游復蘇有助于打破偏見|天天快報

      發(fā)稿時間:2023-01-06 09:26:44 來源: 環(huán)球時報


      (資料圖)

      英國《金融時報》1月4日文章,原題:中國旅游復蘇將重塑全球形象在疫情前的鼎盛時期,中國全球旅游總價值大致相當于葡萄牙國內生產總值,略高于2500億美元。2019年中國約有1.55億人出境旅行,略高于俄羅斯人口。同年,中國人在奢侈品上的海外支出超過通用電氣目前900億美元的市值。這個環(huán)球旅行巨人無論以何種形式復蘇,都將在經(jīng)濟上產生重大影響。更重要的是,這可能重置中國在海外旅行缺席時期外界對其形成的某些看法。

      中國取消入境后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方便了中國人出國旅行。除了預期的商務旅行激增(及隨之而來的更大的投資和交易可能性),中國大規(guī)模恢復出國旅游最明顯的影響可能是釋放廣大中產階層被壓抑的旅游需求。該群體海外旅游支出曾占全球旅游支出的17%,他們已經(jīng)三年沒去國外度假了,而且購物清單越拉越長。

      對旅游業(yè)迅速繁榮的預測還存在不確定性。但有分析師認為中國高端旅游業(yè)將在2023年第一季度穩(wěn)步復蘇,大眾旅游市場將在第二季度恢復。花旗集團中國區(qū)首席經(jīng)濟學家余向榮表示,真正的高峰可能出現(xiàn)在5月的勞動節(jié)假期。他說,除了觀光和購物,被壓抑的出境商務旅行、海外投資等需求也可能得到釋放。

      除了直接的財務影響之外,中國游客回歸可能會對企業(yè)產生有意義的影響,并微妙地推動地緣政治:使外界對中國的看法重新變得多元化。在過去三年的封控中,中國的對外形象更快地被妖魔化,在華盛頓尤其如此。與2019年相比,現(xiàn)在中國和西方“脫鉤”的說法看起來更可信,這或許并非巧合。

      在某種程度上,這一階段的缺席讓人們形成對中國的看法,這種看法壓制了全球企業(yè)的聲音——無論是在中國經(jīng)營并依賴其增長的企業(yè),還是世界各地與中國企業(yè)合作的企業(yè),或是在此過程中直接受中國消費影響的企業(yè)。中國恢復海外旅行并非解決“脫鉤”和去全球化問題的靈丹妙藥,但可能有助于讓那些希望這一進程放緩的人重新發(fā)出聲音。

      (作者利奧·劉易斯,劉長煌譯)

      標簽: 商務旅行 旅游市場 不確定性

      責任編輯:mb01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lián)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