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每日熱點:廣東生態旅游目標:2025年游客接待量3.3 億

      發稿時間:2022-12-20 09:17:36 來源: 廣州日報

      珠三角廣州帽峰山的游客人數逆勢飄紅;粵西高州荔枝古樹群年接待游客超200萬人次;粵北韶關銀杏王成游人眼中的世外桃源;粵東蕉嶺的毛竹產業吸引市民到鄉鎮吸氧……近日,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廣東林業產業蓬勃發展,廣東正打造100條森林旅游特色線路、100個森林旅游新興品牌地和一批南粵森林人家,成為居民生態旅游的新“打卡點”。到2025年,廣東生態旅游年接待游客量有望達3.3億人次,助力林業總產值破1萬億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全省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多地游客逆市飆升

      2022年十一黃金周,廣州市帽峰山省級森林公園古廟景區鮮花盛開,游人或拍照打卡,或林蔭下休憩……家住番禺的街坊陳權告訴記者,想不到不出廣州城就能回歸自然,郁郁蔥蔥的山、碧綠蕩漾的湖水,樹影婆娑、候鳥翻飛、水天一色……廣州后花園名不虛傳。

      同樣的情況亦出現在粵東西北。2021年底,湛江正式打造“紅樹林之城”。今年國慶假期第二日,許多游客前往紅樹林打卡。數據顯示,除了本地人,湛江每年能吸引十幾萬外地學生前去打卡。

      梅州蕉嶺的竹海公園將毛竹產業與生態旅游相結合,帶動周邊村鄉鎮林下經濟發展,成功激活鄉村旅游,到林間吸氧是很多市民的愛好。

      在韶關,林業人利用古樹的觀賞價值和文化價值,評選十大“樟樹王、榕樹王和銀杏王”,帶動周邊鄉村旅游的發展。冬日里,到廣東坪田,看金黃銀杏,品味南雄大山成越來越多居民心中的世外桃源。

      生態旅游深受歡迎,既與廣東的自然稟賦有關,又與一代代林業人發揚“塞罕壩”精神有關。帽峰山森林公園主任溫真松透露,按照省市林業部門部署,該公園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首先保護好帽峰山優美的生態環境,正確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系,提供給游客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和旅游體驗。

      帽峰山是廣州城區最高峰,森林茂密,空氣質量好,負離子濃度最高為22820個/立方厘米,適宜開展森林生態旅游、康體保健等活動。因勢利導,近年來,帽峰山持續建設綠道,串聯起主要景點以及山下美麗鄉村。2020年以來,入園人數不僅沒減少,反而逐年增加,今年游客量有望突破50萬人。

      以生態為媒帶動鄉村振興,村民收入翻兩番

      隨著生態旅游人數增加,廣東林農的收入水漲船高。走下帽峰山,以其為核心,環帽峰山串聯起周邊五個村,正打造一條“白云深處·詩畫帽峰”新鄉村示范帶。白山村黨辦主任溫銘輝介紹說,示范帶將碧道親水平臺、百畝稻田、烏欖主題驛站、濱水公園、傳統文化宗祠、農家美食、十幾公里長的登山步道、沿線墻繪建成白良路慢行系統,人流量翻了倍,逢節假日人流更旺。溪水中,大手牽小手摸魚捉蝦;青山綠水間,自然教育課堂就在身邊。

      螢泉谷聯合村民活化利用帽峰山下的老屋,改造成民宿,工作人員聞佩青介紹,2020年10月開門,2021年游客量有11.4萬人,預計今年游客突破20萬。村民100平方米的宅基地原來租金為1000元,現在漲至6000元。生態旅游正帶動越來越多村民行動起來,推動鄉村振興。

      人多了,美食美名揚。太和燒雞、燒排骨、白云豬手、沙田檸檬、帽峰甜橙等帽峰山美食吸引了眾多游人前來饕餮一頓,高峰期桌位難求。由此依托帽峰山良好的生態環境,市民群眾實現了“食在帽峰、游在帽峰、學在帽峰”的美好愿望。溫真松介紹,建設好帽峰山是第一步,公園正謀求與周邊的美麗鄉村進一步整合,力求成功打造5A級景區。

      無獨有偶,廣東多地也正打造“生態+”模式,加快“兩山”轉化步伐。如在茂名高州,一批以古樹為主題的生態旅游誕生。荔枝古樹群所在的根子鎮,年接待游客超200萬人次,村民獲得了可觀的旅游收益,保護古樹的意識也越來越強,僅投入根子貢園古樹保護的資金就達50多萬元。

      在江門鶴山,登臨彩虹嶺之巔,放眼宅梧鎮全境,綠水蜿蜒繞青山,萬頃良田果稻香,得天獨厚的山水田園風光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打卡”。這里投資約20億元,設計出了“花海+森林+濱湖+田園”特色主題路線,打造集森林生態觀光、森林康養、綠美鄉村體驗為一體的高端旅游園區,探索一條“農林文旅”融合發展的產業興鎮之路。

      2025年廣東生態旅游游客量或達3.3 億人次

      發展生態旅游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將能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北京林業大學專家張玉鈞、孫吉亞認為,森林生態旅游活動是人們對大自然的回歸,是都市人對山林野趣的尋覓,也是林業發展轉型與生態旅游的融合,為現代林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旅游活動包括“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生態旅游的發展并不僅僅是生態旅游景區獲益,從旅游客源地到生態旅游目的地中相關各個環節都能聯動發展,尤其是能帶動餐飲、住宿、交通、娛樂等第三產業的發展。

      上述區域僅僅是廣東生態旅游方興未艾的側影。省林業局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廣東積極推動森林生態旅游發展,目前已認定森林旅游特色線路100條和新興品牌地100個、南粵森林人家74家,建設國家森林康養基地5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試點)53個,推動全省全域森林旅游全面發展;同時還建成了14個國家森林城市,推動近1000個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免費向公眾開放,并著力打造全省性大型森林文化品牌活動和自然教育活動。每年大約有1.5億人次享受到生態福利,森林旅游持續火熱。預計到2025年,廣東生態旅游年接待游客量達3.3億人次,助力2025年廣東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達1萬億元。

      (全杰 楊耀燁 林蔭)

      標簽: 生態旅游 森林公園 美麗鄉村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