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在公園遛彎,看到黃澄澄的柿子掛滿枝頭,惹人喜愛。但也有人帶網兜、拿長竹竿來打柿子,引來不少群眾圍觀。這種行為很不文明,打下來的柿子也不宜食用,希望相關部門依法進行管理。”不久前,河南讀者孫女士來信反映公園游客隨意采摘果實的不文明行為。
近年來,為美化公園環境、吸引更多游客,不少城市的公園都選擇栽種不同種類的景觀果樹。果實壓彎枝梢,成為許多公園漂亮的風景線。但攀折樹木、采摘果實等不文明行為,給公園管理帶來難題。
拉扯攀折,爬上樹摘柚子,損壞景觀樹木;提棍敲枝,打落白果裝進袋,留下滿地狼藉……對于這類不文明行為,許多公園游客并不陌生。“公園明確告知請勿采摘,但還是有人成群結隊到公園里‘采摘’。”一位浙江讀者說,“一人上樹摘,另一人站在樹下接,這不僅不文明,還十分危險。”
“有的年輕人相約到公園采摘果實,甚至還全程網絡直播。”一位公園環衛工人說。在網絡社交平臺上搜索“公園采摘”,相關內容并不少見,還有一些人跟帖表示羨慕。
“公園內的果樹是公物,愛護公物是公民法定義務。”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賈茵認為,此類不文明行為的產生,大多是由于市民缺乏對自身行為帶來相應法律風險的認知。公園是城市公益基礎設施的一部分,任何進入公園的人員,都有遵守公共場所管理的義務。攀折樹木、采摘果實這種行為不僅構成公園公物管理的安全隱患,也給行為人自身帶來相應法律風險。
有園林綠化業內人士表示,為防治病蟲害,公園一般會選栽觀賞型果樹,果實的觀賞價值遠遠大于食用價值。并且,管理方會定期噴灑農藥,結出的果實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市民若隨意食用公園內的果實,可能會中毒。
目前,不少地方已明確相關管理舉措。比如,北京市出臺《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禁止“采挖景區植物,攀折花木,損壞草坪、樹木”;安徽省亳州市出臺《亳州市城市綠化條例》,對隨意攀折樹枝、采摘花果等行為,設定了相應處罰條款。
“各地出臺地方性法規,明確了公園內果樹采摘的法律責任。但由于目前我國尚沒有統一法律規定,因而不同地區管理寬嚴程度不一,存在各個公園自行管理不統一的現象。”賈茵建議,一方面,公園管理者應在合理范圍內,盡到公共場所安全保障義務,對于易墜落危害游客人身安全的枝葉落果進行適當處理;另一方面,應加強宣傳和引導,對定期維護打藥、不宜食用的果樹明確風險標識,通過廣播提醒、制作警示牌等方式,呼吁市民愛護公園綠化。
“公園方面應安排相關人員及時采摘成熟的果實,防止不文明現象的產生。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果實,可通過正規途徑運輸售賣,并將所得收益捐給社會公益機構。”園林綠化業內人士建議。(完)
- 公園景觀果實宜賞不宜摘 專家:或有法律風險
- 前10月云南旅游業恢復程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 解讀:開辟露營旅游新篇章 拓展健康休閑新空間
- 環球熱點評!“北京普惠健康保”參保人數突破200萬,家庭參保是主流
- 時訊:中國涼都冰雪游大幕將啟 六盤水把冷資源變熱經濟
- 全球熱點評!我國冰雪相關企業注冊量整體逐增 哈爾濱居首
- 當前聚焦:河南省新增6家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
- 日元貶值致破產日企數量激增
- 天天亮點!信貸亂象追蹤:貸款名目越來越多,空間貸也上線
- 憲法宣傳周丨2022年四川省“憲法宣傳周”活動4日啟動
- 四川省25.8萬人報名2023年研招考試 各項組考備考工作正有序進行
- 天天速訊:四川2021年度審計整改報告披露 整改問題金額156.76億元
- 全面推進高質量藥品安全四川建設
- 全球今亮點!補強電網保供電 四川第60座500千伏變電站投運
- 山東今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驗健康碼和核酸
- 【天天報資訊】湯加群島發生6.7級地震 震源深度40千米
- 中國空間站提供國際合作新平臺
- 今日快訊:12月4日河南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20例 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22例
- 河南疾控發布重要提示:注意預防這五種疾病
- 北京海淀教委:繼續開展居家線上教學
- “神十四”航天員如何從400公里天外安全返回地球?
- 天天視點!明明很困還要刷手機 九成受訪者習慣睡前刷手機
- 依法打擊生豬私屠濫宰 湖北省開展“百日整治”專項行動
- 重點聚焦!老家的古中山長城
- 環球快報:邵晴首回應介入買超張嘉倪感情:會拿出證據澄清,表示挨得住詆毀
- 全球焦點!江蘇6家基地入選2022年度國家小微企業雙創示范基地
- 泰州市加快綠色金融發展 協同推進減排降碳
- 環球快看:架政企合作橋梁 共創美好未來
- 有關于莉可麗絲最后3集的重寫(第一次寫同人)
- 通訊!12-05 每日二次元動漫美圖壁紙推薦 (第12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