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市值頂14個輝瑞!“藥王”禮來是如何煉成的

      發稿時間:2023-08-10 20:50:21 來源: 科創聯盟在線

      《科創板日報》8月10日訊(編輯 鄭遠方)4995億美元——禮來美股最新市值,再次刷新了制藥公司的市值歷史記錄,也讓公司更加穩坐“全球‘身價最高’上市制藥公司”的“鐵王座”。


      【資料圖】

      近5000億美元的市值是什么概念?以最新市值計算,1個禮來相當于2.5個輝瑞、1.5個茅臺或14.1個恒瑞醫藥

      而在2022年,禮來的營收規模甚至還不到強生、輝瑞等公司的1/3,甚至難以躋身全球藥企營收TOP10。

      憑借近5000億美元市值,一躍成為全球“藥王”,禮來憑什么?

      禮來最近的一次大漲,離不開二季報及減肥藥明星產品。

      當地時間8月8日,禮來美股跳空高開,漲近15%。財報顯示,禮來二季度實現營收83.1億美元,同比增長28%,凈利潤17.63億美元,均超市場預期

      業績的主要推動力來自禮來的明星產品替爾泊肽(Tirzepatide,商品名為Mounjaro)。其主要用于治療糖尿病、肥胖癥。分析顯示,試驗達到主要終點,即從第36周至第88周,Tirzepatide與安慰劑相比實現更優的體重平均百分比變化,患者體重持續減輕。

      二季度Tirzepatide貢獻了9.79億美元銷售額,環比大增72.3%,超過分析師預期的7.43億美元。禮來總裁Michael Mason在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7月底Tirzepatide就已陷入短缺,預計今年剩余時間該產品供應將繼續緊張

      禮來的這一Tirzepatide屬于GLP-1類藥物。GLP-1是一種腸促胰島素激素,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同時增加飽腹感,從而有助于控制食欲和體重。除了糖尿病、肥胖適應癥,GLP-1還有望治療心血管疾病、NASH、CKD、PAD、阿爾茨海默癥、心衰。

      ▌“藥王”發家史

      實際上,用于治療糖尿病的胰島素,正是禮來早期發家史的重要一環,糖尿病也是公司一直聚焦的關鍵發力領域之一。

      禮來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后期。南北戰爭結束后,38歲的退役軍人Eli Lilly上校在印第安納州租下一棟小樓,開始生產藥品。在成立之初,禮來僅有1400美元啟動資金與3名員工——其中還包括Eli Lilly 14歲的兒子Josiah Kirby Lilly Sr。

      禮來的第一款產品便是治療瘧疾的奎寧,之后其先后開發了明膠膠囊、明膠包衣丸劑、含水果香精的口服液、糖衣片和含片等劑型。

      1923年,禮來推出了全球首款動物胰島素因蘇林,該產品一躍成為公司的銷售之王。禮來也由此名聲大噪,成為胰島素的最大生產供應商。胰島素的面世,讓糖尿病不再是“絕癥”,數百萬絕望的糖尿病患者迎來了曙光,而在胰島素產品助力下,禮來在1926年實現了900多萬美元的銷售額。

      之后在80年代,禮來又與基因泰克合作,推出全球首個人源胰島素優泌林。作為禮來作為第二代胰島素產品,這款基因工程藥物進一步鞏固了禮來在糖尿病市場的地位。

      而在1988年,禮來的另一款超級重磅炸彈正式獲批上市,百憂解不僅翻開了人類對抗抑郁癥的新篇章,也奠定了禮來在精神類藥物中的龍頭地位。而在2001年專利到期前,禮來百憂解的年銷售峰值甚至一度高達23億美元。

      與此同時,禮來也在抗生素、內分泌、疼痛控制、腫瘤等多個領域展開布局,且表現不俗。

      ▌阿爾茲海默癥藥物研發屢敗屢戰

      除去8月8日的這次大漲,禮來今年的另一次較大漲幅出現在美股5月3日(6.68%)——這一次的上漲助推劑是阿爾茲海默癥藥物

      禮來當時宣布,其阿爾茨海默癥的治療藥物Donanemab在3期臨床試驗中取得積極成果,達到試驗的所有目標。

      在1182名患有早期阿爾茨海默病的患者中,與安慰劑相比,Donanemab可將患者臨床衰退速度減緩35%,患者日常自理能力下降速度減緩40%,接近半數患者接受Donanemab治療后1年內疾病未出現進展。

      阿爾茨海默病協會首席科學官Maria C. Carrillo博士表示,這是迄今為止阿爾茨海默病療法最有力的3期臨床數據

      之后在今年7月17日,禮來宣布,已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提交Donanemab上市申請,FDA預計將在2023年年底前做出決定。

      事實上,阿爾茲海默癥一直被看作是醫藥研發的“天坑”之一,甚至有數據統計顯示,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研發失敗率高達99.6%。

      禮來曾在這一領域多次折戟:2010年其semagacestat研發宣告失敗,該藥物未能延緩阿爾茨海默癥的進展,且與部分臨床指標的惡化相關,這一消息更直接將彼時禮來的股價打至冰點;2018年,禮來又宣布停止與阿斯利康聯合開發lanabecestat Ⅲ期臨床。

      ▌Me-better的“務實主義”

      作為新一代“藥王”,禮來寫出了一個務實主義的故事版本——在言必談FIC(First-in-class)的創新藥領域,它扮演的更多是“跟隨者”的角色。公司管線中,主力軍是me-better藥物,而FIC產品相較之下則頗為罕見。

      在me-better歷史上,禮來有著太多“彎道超車”的成功代表作:

      例如禮來的GLP-1度拉糖肽,靠著用藥時間上的優勢后發制人,在2020年以53億美元的銷售額,一舉成為GLP-1領域銷售冠軍;CDK4/6抑制劑阿貝西利在獲批上市進度上不占優勢,但通過解決血液毒性問題,具備了依從性優勢。

      Me-better就像一條捷徑,能幫助藥企降低原始創新研發的風險,更快接近成功,而禮來也證明了這一路徑的可行性。

      如今,有著140多年歷史的禮來,從印第安納州的“小作坊”,走上市值第一藥企的“鐵王座”。新一代“藥王”的未來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