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礦業村”變“牛村”,好牛!

      發稿時間:2023-08-09 19:06:20 來源: 騰訊網

      龍潭鎮土地村:礦業轉型變“牛”村

      “以前我們靠礦山吃飯,在礦山關閉后,我們不得不外出務工。現在村里面有這個好產業,不僅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還方便照顧老人、孩子。”正在龍潭鎮土地村黃牛養殖基地喂牛的村民石濤文高興地說道。

      撒料車在喂食(本組照片均由吳向申拍攝)


      【資料圖】

      8月7日,記者走進龍潭鎮土地村黃牛養殖基地,一派忙碌的景象映入眼簾,養殖場的工人們分工協作、馬不停蹄地忙著清理場舍、鍘草、喂料......養殖場內80多頭體型健碩的西門塔爾肉牛大口咀嚼著草料,全自動飼料攪拌設備正轟隆作業中。

      石濤文攪拌草料

      曾經的土地村是典型的涉礦村,多年來以采礦為生,老百姓們都是在礦山上務工,礦業成為土地村主要的經濟來源。到2016年開始,花垣縣礦業整治整合,礦業陸續停工停產,產業轉型成為擺在土地村面前的難題。

      鎮村兩級干部查看了解黃牛生長情況

      “我們村支兩委經常開會研究商量要怎么去發展和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通過多次會議以后,最后因地制宜,決定養牛,因為這個產業環境污染少、行情穩定、養殖風險低。”土地村黨支部書記石建國表示。

      龍潭鎮土地村黃牛養殖基地

      2022年6月,土地村利用礦山廢棄廠房、廠坪建設牛場欄舍、產房、訓練場等配套設施,并引進89頭西門塔爾肉牛,其中包含52頭能繁母牛。黃牛養殖從“引進”到“落地”,考慮到新引進的西門塔爾肉牛來自蒙古等平原地,為落實養殖和培育的質量要求,村支兩委通過建設“黃牛訓練場”,采取“圈養放養相結合”模式,積極探索養牛經驗。

      體格健碩的黃牛

      “我們欄舍旁邊就是訓練場,我們用草堆鋪底,模擬我們戶外山地坑坑洼洼修建,一般會訓練一段時間再放養,確保讓它們盡快適應新環境,從而保障牛的安全 。”土地村黨支部書記石建國說道。

      戶外放養的黃牛

      同時,土地村還積極探索資源再利用的新路子,利用廢棄尾礦庫種植了100多畝的甜高粱,既給礦山覆土復綠,也為牛場提供了牧草的需求保障。

      石建國查看黃牛生長情況

      “現在我們村通過種養結合以后,在復土復綠的基礎上種了牧草,恢復了我們的綠水青山,同時養牛可以帶動村里面以前到礦山就業失業的村民。目前,我們買的這些能繁母牛有52頭已經有崽的,預計在11月底就可以下崽,這樣我們就形成了自繁自養循環模式,預計可為本村集體經濟增收30萬元。”昔日的廢棄礦山變成了如今的養牛“金窩”,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談及未來產業發展,石建國信心滿滿。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經授權后,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來源:花垣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記者︱石龍 吳向申

      編輯:梁金梅

      責編:石慧

      審核:隆國淵

      總編輯:石林榮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