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持好身材和健康,不少人選擇不吃或者少吃主食?然而,少吃主食,卻是“減壽”行為。
主食吃得少,壽命減4年
2018年發表在《柳葉刀 公共衛生》上的一項歷時25年、覆蓋43萬人的研究結果顯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會縮短4年的預期壽命。該研究得出結論:總體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和預期壽命之間存在著U形關聯——全天攝入總能量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比小于40%和能量占比大于70%的飲食模式,都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而中等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者(50%~55%)死亡風險最低。①簡單來說:從50歲開始,如果碳水化合物吃得太少,就會減壽4年,吃得太多減壽1年。也就是,主食吃得太少,比吃得過多更危險!
(相關資料圖)
主食的5種錯誤吃法,趕緊改!
1、減肥不吃主食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李纓2020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不吃主食減肥這種方式很不推薦,主食屬于最經濟、實惠且對肝臟、腎臟負擔最小的能量來源,并且人體大腦中樞神經細胞唯一能量來源為血糖,因此不吃主食是不對的,只是建議在選主食時,多選擇粗雜糧,增加飽腹感和提供營養。②
2、主食只吃粗糧
江蘇省連云港市婦幼保健院營養科原主任張曉燕2018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很多人聽說吃粗糧有利于降血糖、減肥,就頓頓主食光吃粗糧。但如果餐餐吃粗糧,很易引起腹脹、消化不良,甚至影響胃腸功能,會給正常的飲食添亂。③
3、愛吃油炸主食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高丹紅2014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油條、油餅等油炸面食是營養最差的主食吃法之一。油炸燒烤淀粉類食物,如油條、炸饅頭片等,不但油脂和能量升高,而且在油炸等過程中,維生素和礦物質等遭到大量破壞。此外,淀粉類經過高溫煎炸后會產生丙烯酰胺,對人類可能是致癌物。④
4、吃飯先吃主食
不少人吃飯的時候都是先選擇吃主食,但是,這種飲食順序是不健康、不營養的。
浙江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鄭培奮2015年在健康時報刊文建議遵循以下順序:蔬菜、湯→肉類→主食。
空腹時,食欲旺盛,進食快,很難控制脂肪和蛋白質的攝入量,最好先吃蔬菜。老人可以先喝湯,促進消化液有規律的分泌,防止過硬的食物刺激胃黏膜。喝完湯胃已快半飽,可吃些高蛋白食物,比如肉類,補充每日所需的蛋白質。這時再吃米飯,可延緩血糖的上升,還能減少熱量攝取。⑤
5、把谷薯不當主食
很多人早飯油條+燒餅+粥和咸菜,中午米飯+土豆絲,晚上各種粥類+玉米,困惑“粗糧沒少吃,為啥還這么胖?”
河北省人民醫院營養科主治醫師王愷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解釋,這很可能與這些人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習慣有關,畢竟這些粗糧也是主食。因此,如果你也是一個喜歡吃谷薯類食物的人,那么建議你適當改變一下飲食方式,例如把1/3的主食用葉類菜和瘦肉來代替,如果有土豆、玉米、粉條入菜,主食量要減半,加餐選堅果類食物或是水果及奶制品。⑥
健康時報 曹子豪 攝
健康吃主食,記住三點!
1. 別盯著一種主食吃
成人每日主食中需要包含全谷物、雜豆類、薯類。全谷物包括小麥、稻米、玉米和燕麥等,雜豆類多指紅豆、綠豆等豆類,而薯類主要是紅薯、土豆等。
2. 主食要控制好量
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副教授綦翠華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主食要做好數量分配。推薦成年人每人每天“谷類薯類及雜豆”數量為250克~400克(以糧食的干重計),這是總量。具體最好這樣分配:全谷粗雜糧和雜豆類50克~150克,薯類50克~100克(干重,按鮮重算,約是干重的5倍重),其余為精米白面。⑦
3. 主食要粗細搭配
主食的粗細搭配要合理,一般建議成年人每日粗雜糧攝入比例應占主食的1/3左右。多推薦蒸煮方式,油炸烤制類主食建議少吃。
本文綜合自:
①Seidelmann, et al. Dietary carbohydrate intake and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Lancet Public Health. 2018; 3(9): e419-e428.
②2020-01-03健康時報《減肥不能不吃主食》
③2018-05-22健康時報《主食不宜光吃粗》
④2014-10-27健康時報《營養最差的主食吃法》
⑤2015-12-28健康時報《吃飯也要講究順序》
⑥2017-08-18健康時報《別把谷薯不當主食》
⑦2017-04-25健康時報《吃主食分配好量》
責編:劉穎琪
標簽:
- 主食沒吃對也影響壽命!5種主食的錯誤吃法,趕緊改
- 養老金將在7月30日前補發到位?退休人員統一補發735元,真的嗎?-當前焦點
- 今日養老金上調細則公布了?企業退休工人能漲5%以上?真的嗎?_天天日報
- 存款利率為何調降?創金合信基金胡致柏:商業銀行凈息差和經營風險壓力增大
- 針對XBB等新冠病毒的三價疫苗獲批緊急使用 威斯克生物:全球首個 環球消息
- 寧德時代與泰國Arun Plus達成CTP合作協議
- 首屆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6月11日至14日舉辦
- 環球今亮點!法國安納西發生持刀襲擊事件 已致8名兒童受傷
- 俄高官:烏克蘭曾迫于美國壓力放棄與俄簽署和平協議_即時焦點
- 頭條:【發現最美 你評我論】陜西柳林:生態與產業融合發展 小小香菇“飄香”鄉村振興路
- 即時:廖昌永:把中國歌曲唱給世界聽
- “鼠頭鴨脖”涉事高校食堂意見反饋群曝光:每月大量投訴,蟲子等異物屢見不鮮_動態
- 馬景濤新戲開播差評一片,61歲帶褶出演呂洞賓,可惜了片里的美女_焦點消息
- 天天頭條:智微智能:公司服務器產品可用于智慧政務領域
- 特斯拉Model 3仍使用寧德時代電池 雙方可能在墨西哥建電池廠?
- 古代頂級古詩有哪些 古代經典的古詩篇3:關雎|環球快看點
- 天天簡訊:首批路測牌照發放 無人駕駛加速落地 這些概念股機構關注
- 中國電信廣東客服:受影響的移動用戶接聽語音業務已全面恢復
- 全球觀天下!東箭科技:接受中泰證券調研
- 3連板時空科技:公司未開展熱點題材涉及的“空間計算”業務及技術研發 暫不具備相應儲備
- 動態焦點:清越科技:公司未向蘋果供貨 目前8英寸硅基OLED微顯示器生產線的良率、產能尚處于量產初期
- 儋州市教育局、市衛健委等部門聯合開展“全國愛眼日”活動 環球觀天下
- 海南舉辦2023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系列活動_當前關注
- 焦點熱議:農發行海南省分行營業部全力支持自貿港重點園區海口江東新區建設
- 高考結束 四川預計6月23日公布成績
- 讓海南文化“熱風”一直熱下去-全球今日訊
- 焦點熱文:鄭州新奇中學招聘簡章
- 世界微資訊!關于做好2023年陜西省普通高校招收定向培養軍士工作的通知
- 天天快訊:高端餐飲發展預測分析 2023高端餐飲市場前景前瞻
- 又一家,獲批!外資巨頭 加速布局中國 當前快播
- 1 主食沒吃對也影響壽命!5種主食的錯誤吃法,趕緊改
- 2 寧德時代與泰國Arun Plus達成CTP合作協議
- 3 即時:廖昌永:把中國歌曲唱給世界聽
- 4 古代頂級古詩有哪些 古代經典的古詩篇3:關雎|環球快看點
- 5 動態焦點:清越科技:公司未向蘋果供貨 目前8英寸硅基OLED微顯示器生產線的良率、產能尚處于量產初期
- 6 讓海南文化“熱風”一直熱下去-全球今日訊
- 7 得潤電子:目前鹽城華麟相關產品尚未量產-播報
- 8 數字圖像處理岡薩雷斯pdf 數字圖像處理岡薩雷斯_天天熱點評
- 9 封面科考隊丨社交“潤滑劑”?劉燁對嗑瓜子“著迷”的原因找到了 當前熱點
- 10 兩連勝提前晉級 中國隊繼續保持U20女足亞洲杯“全勤紀錄”_環球即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