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世界速讀:金沙江:古老航道煥發新活力

      發稿時間:2022-11-24 10:10:08 來源: 中國網

      新華全媒+

      原標題:

      金沙江:古老航道煥發新活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農歷小雪,燦爛的陽光映照在川滇交界處的金沙江上。站在向家壩水電站壩頂西望,一江碧水鑲嵌在高山峽谷間,寬闊平靜。一艘滿載貨輪,正按引導從上游駛入大壩升船機,約半個小時后,它垂直下降110余米,駛入壩下航道,順流而下進入長江。

      11月22日,一艘貨船經向家壩水電站升船機翻越大壩。新華社記者胥冰潔 攝

      金沙江是長江干流上游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源于唐古拉山脈,流經青、藏、滇、川四省區,在四川宜賓三江口與岷江匯合始稱長江。

      據介紹,自明清以來,金沙江就是流域內川滇毗鄰地區人員往來和物資交流的重要通道,到抗戰時期打通入緬通道,再到二十世紀三線建設,金沙江航運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金沙江天然河道江窄、彎多、比降大、險灘眾多。“‘金沙江上灘接灘、行船走水險中險’,每一次航行,都是在搏命。”58歲的船長徐華從小在金沙江邊長大,在江上行船幾十年。

      航道等級低、通航條件差、船舶噸位小,金沙江航運直到2012年,年貨運量也不到50萬噸。徐華說,幾代金沙江開船人的夢想,就是江寬水闊好行船。

      今天,這個夢想已經成為現實。黨的十八大以來,由三峽集團投資建設的向家壩、溪洛渡、烏東德、白鶴灘4個大型水電站相繼建成投產,金沙江呈現“高峽出平湖、綠水映青山”的壯麗新顏,航運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電站建成蓄水,淹沒了許多礙航險灘,金沙江下游即攀枝花至宜賓段形成了768公里的深水庫區航道。”四川省航務海事中心主任蒲朝勇說,變化立竿見影,作為4級電站中的最末一級,向家壩庫區航道的貨運量已連續3年超過600萬噸,是蓄水前的10倍多。

      “庫區形成以前,江上跑的大多是100噸到200噸的船,現在普遍都是3000噸到4000噸,最小也有1000噸。”宜賓市航運協會秘書長廖軍介紹,這些船僅在向家壩庫區就有約200條,每天連軸轉,把沿江的磷礦石、砂石等源源不斷運輸出來。

      記者在向家壩庫區的翻壩轉運碼頭看到,泊位上停滿正在裝卸的大型貨船。礦石沿著皮帶輸送機從船艙卸下,幾十輛大貨車奔流不息,將其運送至下游。

      11月22日拍攝的向家壩水電站翻壩轉運碼頭。新華社記者胥冰潔 攝

      數據顯示,2008年12月向家壩水電站實施翻壩轉運以來,轉運量早已突破規劃設計的翻壩轉運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2021年達到529萬噸;截至2022年10月31日,已累計轉運貨物4328萬噸。

      向家壩電站的升船機是支撐金沙江貨運直航長江的關鍵一環。“它的最大提升高度達到114.2米,相當于為船舶過壩安裝了一座巨型電梯。”向家壩電廠廠長段開林介紹,截至2022年11月20日,升船機已累計過船13200余艘,通過貨物超530萬噸。

      11月21日在向家壩水電站拍攝的下游引航道,貨船經此上下升船機翻越向家壩水電站大壩。新華社記者胥冰潔 攝

      “沒有電站形成的深水航道,就不可能有這樣大的發展。”在徐華看來,庫區形成前,金沙江貨船設計上都是大馬力小噸位,運輸成本高;電站蓄水后,船變大了,效率提高了,運輸成本大幅下降,運量就上來了。

      “下一步,我們將充分利用高壩深水庫區航道,統籌推進金沙江高等級航道建設。”蒲朝勇表示,長江黃金水道向金沙江延伸帶來的新活力,將有力促進流域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推民族地區鄉村振興。(記者任硌、葉含勇、胡旭,參與采寫:盧宥伊)

      來源:新華網

      作者:任硌 葉含勇 胡旭 盧宥伊

      責任編輯:馮崢

      標簽: 船舶噸位 數據顯示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