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天天新動態:立冬后心血管急癥增多!專家建議老人“緩沖式”出門

      發稿時間:2022-11-20 18:14:18 來源: 中國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秋冬換季,氣溫下降,室內外溫差增大。近日,北京心血管急癥患者數量較前增加明顯。11月的第二周(11月7日至14日),北京急救中心因心血管病派出急救車輛1730車次,較10月的第二周增加超200車次。

      剛退休不久的張先生給自己找了個當門衛的兼職。近日,他早起騎自行車上班途中,突然感覺左肩疼痛和憋氣。張先生認為是早晨天氣寒冷導致受風了,便請假到附近的中醫診所拔罐驅寒。沒想到,診療過程中他越來越不適,大汗淋漓、面色蒼白,診所的醫務人員趕忙撥打了120。急救人員趕到現場時,張先生發生“室顫”,已經失去了意識。急救人員趕忙用車載除顫儀進行急救,萬幸接受急救后張先生恢復了心跳,并被及時轉運至附近醫院進一步救治。

      “張先生的這種情況,特別容易發生在寒冷天氣的清晨。”北京急救中心主任醫師劉揚說,供暖后,室內外溫差較大,體感溫度驟變容易帶來血管收縮,從而導致相關急癥突發。提醒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相關基礎病的人群,出門不能急,“建議‘緩沖式’出門,從家里到樓道里,緩緩再從樓道里到室外。”

      劉揚介紹,心絞痛或心肌梗死患者的典型癥狀是心前區疼痛,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尤其是較為高齡的老人,可表現為左肩臂痛、上腹痛、牙痛,甚至左側手指痛等“放射痛”,容易出現病情延誤。如果持續或頻發疼痛,并伴有出汗、惡心、頭暈等癥狀,更要警惕心肌梗死風險。一旦出現類似情況,有必要去醫院進行心電圖檢查。

      急救人員提示,對于有過急癥發病史或有發病風險的老人,最好隨身佩戴提示卡。提示卡內容包括家屬的聯系方式、老人的病史和服用藥物的種類等,“冬季我們不時會碰上戶外活動過程中突發急癥的情況,這樣的提示卡有助于急救人員更有針對性地施救。”

      11月20日是中國心梗救治日,急救工作者希望向公眾宣介對于心梗救治至關重要的兩個“120”概念。“一個是120分鐘:即心梗患者在120分鐘內獲得開通閉塞血管等有效救治,效果是最理想的。一個是120急救電話:突發急癥時一定要記住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呼救。”劉揚說。(記者 孫樂琪 實習記者 柴嶸)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孫樂琪 柴嶸

      責任編輯:馮崢

      標簽: 心肌梗死 北京急救中心 容易出現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