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這些年的那些漫---

      發稿時間:2023-08-06 08:51:38 來源: 嗶哩嗶哩

      密封線 -----------------------------------------------

      說起這些年來你看過的動畫電影,你最先想到了什么?是再難記起你名字時的一句“我亦留此地”?是四月櫻花緩緩落下時你的謊言?還是我以聲塑形,為你辟出的一片朗朗晴天?或許這些都有。


      (資料圖)

      還記得早些時候,《靈芽之旅》剛上映時,家邊的電影院都是滿座,因此只能在家里用電腦看了。然后就一發不可收拾,兩三個月的時間里,惡補了五六部之前的動漫電影。包括《秒五》《聲之形》《煙花》等。和大多數同齡朋友一樣,我立刻被動漫中綺麗的風景、完美的特效和一場場或甜蜜或凄美的青春愛戀深深吸引。接著就是大量的腦補:假如那個他或她是我會怎么樣?如果是我,我會怎么做?諸如此類。

      但是沒過幾天,網絡上突然爆出一些奇怪的爭論,一部分網友認為:《鈴芽之旅》中的女主將僅有一面之緣的陌生男人帶回家,并為了他離家出走,拋下撫養了她十幾年的姨媽——純純戀愛腦;《你的名字》中,男女主還都是中學生,因為一場跨越時空的戀愛,意外的拯救了一個城鎮——合著半天原來早戀能救人啊……

      說真的,這些言論真是小刀劃屁股——讓我開了眼了。撇開“戀愛腦”“早戀”不提,這些都是動漫電影,說實話,沒必要為了這些奇葩觀點在網上互噴吧?

      但是現實卻給了我當頭一棒,它說:“這些觀點有必要!”學校里的早戀事件似乎在一瞬間爆發:在沒有監控的樓梯間里,在無人的試驗樓,在一切沒有人注意到的地方。更是有一部分同學沉迷動漫世界,無法自拔,天天幻想著自己完美的“另一半”。青春期荷爾蒙爆發是一個原因,但是這些事為什么偏偏集中在動漫電影的檔期后?這點確實值得反思。

      爭辯中,雙方勢均力敵。面對挑戰者的質疑,漫粉們紛紛直言:拯救世界、傳遞真善才是電影主題,而不是孝心與戀愛觀。其實我想說,提出質疑的網友批評的不是電影本身的劇情,而是它對人的價值觀的影響,追根究底還是要討論電影創作背景的:按日本學制和相關法律規定,男18,女16即為合法婚姻了。而我國文化則更加含蓄、內斂,相關法定年齡更高,這才導致了上述電影的擦邊風險。

      不過,基于現實問題,既然電影里的“戀愛腦”確實影響了現實中的戀愛腦,滋生早戀。那么那些對于電影的質疑也自然能立住腳,刷新著我們對不同文化、不同觀影角度的認識。顯然,新海誠本人也明白了這些情況,并及時做出了調整,這才少了“比起晴天,我更想要陽菜”的中二熱血;避免了以青春戀情為看點的老俗劇情;創造了以拯救世界為主題的《鈴芽之旅》的票房大爆炸。(我國動漫市場廣大,這累改動更像一種共贏)

      說完了上面這些,我也想分享一些自己的觀影方式:

      第一:我們看動漫電影,其目的主要在于放松心情欣賞其中的藝術所在。因此初次觀影建議將自己完全代入其中,充分感受劇情與藝術的雙重美感。

      第二:后期梳理、學習是有必要的,有時間的可以二刷。了解電影創作背景與放松身心并不沖突,相反,可以讓你更好的審視整部影片。我不認為糊糊涂涂看完一部電影是好習慣。

      第三:多看大佬們的解說(時長50分鐘左右的較好)。他們花了大量時間、心血研究一部電影,把每一幀都分析到了極致。他們的分析配合上你獨特的想法,相信你又會得到一次精神洗禮。(站上很多呦~~)

      第四!:當你抱有主觀心態看電影時,你就已經輸了。

      好了,希望這篇文章能對大家的觀影方式有所幫助。在希望看到更精彩的電影的同時,也希望國漫可以發展的更好,下部電影大家不見不散!(免費的贊點一下哈,有問題歡迎討論哦!)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