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時代光影 百部川揚 | 《黻藻未明》

      發稿時間:2023-08-16 17:15:59 來源: 中國網


      【資料圖】

      以一個連續貫通的無聲故事單元,配合實驗音樂、文本畫面影像,由此制作而成的實驗短片。

      題目取義有二,一則黻藻本身意思是織有黻和水藻的花紋,引申為寫出華美的辭藻或文字,二則女主角本身的形態意志是未明不見的,二者雙關引申為主角既是文字創立的魅影,亦是真真切切存在于文學世界當中的一個人。而未明的概念強化了其背后的空間意蘊,由于采取了特殊畫幅,比例如20年代電影般采用1:1.35畫幅,如同一扇能夠窺得一二的窄牖,因而未明本身還蘊含偷窺意,恰恰與影像創作中的窺私欲理論表達相融合,取引為《黻藻未明》的名字。筆者試致敬剖析的詩人為翟永明,她作為四川省知名的先鋒女詩人,在創作當中也實現著女性主義的踐行。

      片頭可對應詩歌中的題注,將影片詩性內容的鋪排設置在了前情交代之后,強化章節之中與文學文本本身的聯系,也是通過盒子將觀眾拉入主角的“房間”之中。主要講述的是少女與女人成就一體兩面的狀態,存身于少女身上同時并有的兩種面容,通過服裝不同的表達去強化角色身份的轉換,此處表現的是分裂:全然不同的兩個身份正在通過服裝和表現的不同而漸漸獨立,強調文本人物本身的虛幻性,通過音畫的切割對立去強化其虛擬性。在這樣的世界觀之下,作者筆下人物、文學的世界。

      此后作品部分取“詩性存身于詩中”的理念,在隨后的段落里穿插交錯出現的服裝變換,展示出一種經歷人生海海后,對于少女、女人甚至“貓”身份的逐漸認同與合一,此時此刻的少女自身與詩人相互照應,二者的生命在最后一首名為《母親》的詩當中合二為一,本身就是一種特殊意義上的誕生,也構成了一種文學精神、詩性人格的圓滿,

      片中場景在“巢”的置景當中,筆者選用了冷光打底的方式布光,將冷暖對比拉開層次,主要場景燈光采用一個大燈做主光源,一個大燈做輔助光源,用于提亮背景,以棒燈和柔光布用于人物面部補光。此次燈光使用了一個RGB的藍色調光源,作為特殊效果光打在環境上突出演員本身的冷感,做出冷暖對比并將巢穴的羽毛厚重層次感突出體現。同時,參考布光氛圍場景,將主角中心環狀提亮并將四周壓暗,突出主角位于房間中心也即世界中心的“自如、自適”的狀態。色彩在影像作品當中往往極富象征意義,本片中也結合了西洋油畫的色調,用以強調女主角在風格上的特殊性。片中出現了迤邐的金紫色系,運用燈棒布置RGB藍光,充分展示燈光作用在電影影調與風格上的效果。并運用能夠代表男性的假體人臺作為重要意象道具,詮釋影像流之中的父權制之中男性作為第一性的虛無。

      本片敘事框架為三段式構造,但并非線性編輯模式之下的普通并列,而是三層嵌套于全片剪輯之中,表現為將女主角的多重身份融進一個茬亂的時間線之中,引入黑貓意象,并聯系引申為女性本來面貌當中的一扣,將實驗電影的拼貼意象扭轉為具有敘事意義的邏輯層次,在保留實驗電影本身的實驗手法層面以外,能夠最大限度地將內中的邏輯和敘事明了地展示。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