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環球微動態丨軌道青年變身“菌子書記”,干起銷售助民增收

      發稿時間:2023-02-22 15:20:44 來源: 中國網

      近日,湖北宜昌小伙王皝在網上求助蘑菇種植難題后得到專家解答的視頻爆火,吸引了網友們對農業種植和鄉村振興的極大興趣和關注。而在四川成都簡陽市興隆村,有這么一個90后小伙,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蘑菇的菌絲都好好的,可就是沒怎么出菇?”于是他撥通了和農業專家的視頻,開啟了“在線問診”。

      李航對赤松茸的生長進行“在線問診”


      (資料圖片)

      視頻中的小伙叫李航,從2021年7月起,由成都軌道集團派駐到簡陽市興隆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并開展鄉村振興駐村幫扶工作。2022年10月,他在帶領村民一起首次引進種植赤松茸,到了年底,正值赤松茸產出且需銷售的關鍵時期,新冠病毒感染突然來襲,面對赤松茸還沒走上“餐桌”就要爛在“地里”,“赤松茸”要變“虧本蟲”的嚴峻局面,李航毅然承當了包裝-銷售-配送-售后的全部工作。

      和村民一起為興隆村農產品代言

      李航和村民一起種植赤松茸

      日行“千里”,一邊占有“地攤”鄉村集市,一邊走進“展銷”城市市場

      因為菌類在常溫存放時間不長,所以在赤松茸剛剛產出的時候,李航便借來一輛面包車,自己開車前往周邊鄉鎮上進行擺攤銷售,并向大家介紹這個“新家伙”的功效和吃法。

      為了擴大赤松茸的銷售范圍,他通過抖音、朋友圈等平臺發起宣傳,在微信群內熱情向鄰居、親朋推銷,成功獲得了首批訂單。因為持續的宣傳和大家良好口碑反饋,他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訂單,為了節省人工,他開自己的車每天來回往返于成都城區和興隆村之間,一周時間跑了1500公里,最多的一天跑500多公里,累計送貨達28個小區,最遠的一單送到了德陽廣漢市。

      當4歲的女兒總是問:“爸爸你什么時候才能每天都回家陪我?”李航笑著說:“你知道爸爸種了菌子需要照顧,等菌子寶寶和你一樣勇敢的時候我就會回來陪你”。12月20日,他因感染新冠病毒發燒到39.8°,短暫休息兩天后又立即投入到銷售當中。“是啊,每天可以看著菌子成長,卻陪伴不了孩子成長,但我相信孩子會為我做的事情而感覺到驕傲”。每當說起孩子,李航臉上總是露出更加堅定的笑容。

      李航正在擺攤銷售

      朋友的食用反饋

      裝車后送往成都

      經過努力,他將赤松茸賣到了成都市城區,還與施工建設單位項目部食堂等建立了定期配送關系。2023年元旦期間,李航帶著“興隆赤松茸”參加了2022年“天府鄉村”公益品牌年貨大集,成為唯一一個入展的村級產品。

      從擺攤銷售到小區、食堂配送,再是走進了天府鄉村公益品牌產品年貨大集,33天的銷售額超過了4萬元,將產出的赤松茸全部售出,解決了燃眉之急的同時擴大了知名度。

      參加“天府鄉村”公益品牌產品年貨大集

      簽單“萬元”,一邊為村民增收,一邊被勸不要太“摳門”

      在引進種植赤松茸初期,考慮到大家內心對種植新作物的“擔憂”,李航和農戶坐在一起:“此次種植過程中產生的一切費用由我承擔,如果掙不了錢,我發給大家”。他的話被大家認為只是“玩笑”,可當他拿出自己借來的4萬元開始購買種植材料的時候,大家才意識到這個城里來的年輕書記不是“說著玩”,也就放心跟著李航開始干。

      晚上分揀后正在吃飯

      為了讓興隆村赤松茸更加貼近市場,他以興隆村優質的生態本底為主基調,設計獨具興隆村特色的外包裝,打造了“興隆赤松茸”這個農產品牌。經過努力,李航陸續和多家單位以及平臺機構簽下累計超過5萬元的訂單,還與中通快遞合作建立了興隆村首個“興隆·興農”鄉村振興快遞進鄉村示范點,用以建設電商銷售平臺。

      興隆赤松茸包裝主畫面設計

      向成都市城區配送赤松茸

      “那段時間太忙又冷,時常吃不上一口熱飯,村里的徐大姐也實在看不下去,就主動幫忙煮一碗面端給我,還開玩笑說你這么辛苦掙些錢分給大家,忙得連吃一碗面打發下都沒時間,可千萬不能對自己這么摳!”回想那段時間,李航眼里泛起喜悅的淚光。

      最快樂的時刻:和種植戶發錢

      練兵“百日”,一邊提升三農知識,一邊引領村上產業發展

      從2021年7月任興隆村第一書記到今天,近600個日夜的努力和堅守,這個90后駐村干部從一名軌道青年轉變為一名合格的鄉村振興新農人。“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是一名基層干部最基本的素質要求,也是我們駐村干部在短時間內需要完成的必修課”。駐村的時間里,李航參加各類理論學習、實地考察再到種植實踐。

      領頭雁計劃學習證書

      與村民一同下地勞作

      在實驗種植赤松茸時,他與成都市農科院專家建立常態化聯系,邀請專家到地里指導并認真記錄各項建議,外出到大邑等地考察并逐漸積累知識,成功從一個農業“小白”變身為“新農人”。他經常和村上產業業主共同研究農產品品牌建設,一同打造了“興隆赤松茸”“興隆果凍橙”等“興隆+”系列農產品品牌,助力興隆村形成了以菌類、柑橘類、蓮藕以及兔子、羊等為主體的現代種養殖體系。

      榮獲成都市先進村黨組織(4A)

      在成都軌道集團黨委的全力關心支持下,駐村近兩年時間里,李航與村兩委密切配合,協調各項資金超過千萬元,推動村7公里黑化道路動工修建,構建四季產業業態,接續打造了“水韻興隆”農旅融合示范園區,打造“水韻興隆風情柴火雞”等三產服務業,實現年產值超過100萬元,幫助銷售興隆村農產品超過35萬元。除此之外,他還為村里的考上高中、大學的優秀學子發放獎學金,春節前給脫貧群眾送上關心祝福……在李航的帶領下,興隆村先后榮獲“成都市先進村黨組織(4A)”“成都市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示范區”等多項榮譽,由原來的四川省省定“貧困村”蛻逐步變為體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農村”。(杜燦)

      標簽: 軌道青年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