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如何確保水質提升不反彈?生態環境廳:加快推進“三水共治”

      發稿時間:2023-01-18 15:21:50 來源: 四川生態環境

      1月16日,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我省2022年生態環保工作情況以及水生態環境保護成效。會上,廳新聞發言人、黨組副書記、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李岳東介紹了我省下一步治水重點和方向,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芮永峰就如何確保水質變好不反彈等問題進行了答疑。


      (相關資料圖)

      基本實現以Ⅱ類水為主體的水環境格局,如何確保水質變好不反彈?

      通報指出,2022年我省基本實現以Ⅱ類水為主體的水環境格局。如何確保水質變好不反彈?“因河施策。”芮永峰表示,每年組織未達標及達標不穩定的區域,按照“一個斷面一套方案”的原則制定水質達標年度工作方案,2023年度達標工作方案已印發各地,正按序推進。

      同時,健全測管協同響應機制。在重要敏感河段、重要湖庫、重要支流匯入口織密監測網絡,增設監測斷面,加大監測頻次。充分發揮水質自動監測站作用,加強流域水質預警預報。對斷面水質惡化的及時啟動“測管協同”,精準鎖定污染區段和污染源,快速處置,確保水質穩定。加強對涉水排污單位的監管力度,優化調整工況、工藝,確保應處盡處,達標排放。

      強化枯水期水質管控,加強上下游、部門間協調聯動,加強工業企業、污水處理設施、水產養殖和畜禽養殖等風險點巡查和管控,及時處置風險隱患。有效削減汛期面源污染。及時清理雨水管道、函閘、溝渠和坑塘等處積存污水、垃圾,全面排查截污干管。

      全力保障生態用水。普查流域各型水庫水位、水質和輸水通道情況,加大蓄水,統籌生活、生態、生產用水需求,精準調配水資源,完善流域控制斷面流量監測設施,切實保障枯水期生態基流。

      掀起美麗河湖建設熱潮,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認同感

      建設美麗河湖對我省水環境質量提升有什么作用?能否提升百姓獲得感和幸福感?面對媒體提問,芮永峰在答記者問中表示,美麗河湖是美麗四川的重要細胞,也是實現河湖“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重要抓手。2021年邛海入選全國美麗河湖,2022年初步評定出阿壩州花湖、宜賓市江之頭、成都市興隆湖等9條省級美麗河湖,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認同感非常強烈。

      堅持科學性、引導性、針對性、可行性原則,按照《四川省美麗河湖建設方案》,我省力爭到2025年,建成一批城市和鄉鎮美麗河湖,實現以美麗河湖串聯起美麗農村、美麗鄉鎮、美麗城市,明顯提升“群眾身邊水”生態服務功能,顯著增強水生態產品供給能力。

      下一步,美麗河湖將如何建設?一方面通過完善我省“美麗河湖”建設指標體系,使指標設置更加符合四川實際,更加貼近國家美麗河湖標準,不斷優化評選程序,提高評審質量效率。另一方面加大示范引領,在全省推廣西昌邛海、阿壩州花湖、宜賓江之頭等“美麗河湖”建設成功經驗,爭取更多四川優秀案例榮登國家榜單。此外,還將開展自媒體、短視頻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推介,全方位展示四川河湖之美,在全省掀起“美麗河湖”建設熱潮。

      四川省下一步治水重點在哪里?三方面發力,加快推進“三水共治”

      “通過十年的持續攻堅,我們解決了一大批制約水質改善的突出問題,全省水生態環境質量實現了全局性、歷史性、突破性好轉?!崩钤罇|介紹,下一步,全省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主要從三個方面發力,加快推進“三水共治”。

      繼續堅持以水污染治理為核心提升水環境質量。深化入河排污口監管,推進入河排污口信息化建設,力爭2023年,全面完成全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深入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組織開展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排查“回頭看”。推動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強化設施運維管理,全面推進達標排放。指導地方探索開展水產養殖整治、沿河耕地縱溝改橫溝、農田退水收集回用等措施,有效降低面源污染。

      以水系連通為重點科學配置水資源。會同水利部門研究制定河湖生態流量(水位)保障實施方案,完善監測體系,建立監測預警機制,切實保障生態用水、水位。主動參與到重要水利水電工程和水資源配置工程前期規劃工作中,將生態用水保障目標落實到水資源配置的全過程,助推引大濟岷、安寧河流域水資源配置等工程,切實解決部分流域生態用水難以保障問題。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積極推進自貢、遂寧、資陽等缺水城市廢水資源化利用。

      以水生態修復為突破提升河湖健康程度。提升重要河流、河段自然岸線率、水源涵養功能,實施水生態修復,大力推進生態緩沖帶建設,加快實施長江干支流重要灘涂濕地生態修復工程。有序實施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推進長江、嘉陵江、赤水河等流域原生魚類重現。建立完善水生態考核體系,完善水生態監測能力,摸清底數,扎實開展水生態考核試點,倒逼水污染防治向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三水統籌”加快轉變。(四川生態環境)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