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1年11月《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的頒布以及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如何發揮成都都市圈的核心作用,強化區域龍頭地位,成為未來成都市經濟發展的戰略性任務。作為四川經濟發展的龍頭、西南地區“雙核”之一和西部地區的重要節點,成都經濟發展尚有很大潛力,需要從多方位著手,不斷擴大經濟規模和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增強其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力,提高其在成都都市圈的影響力。
成都作為區域核心城市的地位仍有提升空間
無論是在成都都市圈,還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都作為核心城市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這些優勢尚未全部發揮,隨著成都的持續發展,這一優勢地位還有望進一步加強。具體來說,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資料圖】
成都在西部地區特別是西南地區區域中心城市的地位不斷強化。從成都在四川省內的地位看,2021年成都GDP占四川省5.39萬億元GDP的36.9%,這一比重比2015年提高了1.6個百分點;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2021年末成都市人口為2119.2萬人,占四川省8372萬人口的25.3%,這一比重比2015年的17.9%提高了7.4個百分點。可以看出,在短短幾年內,成都在經濟規模、人口規模等主要指標的比重明顯提升,表明其在省內的核心地位處于不斷強化進程。從西南地區看,近年來,成都在經濟規模和人口規模方面增速顯著高于重慶,與其差距呈現迅速縮小趨勢。
從輻射力看,成都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經濟與人口規模的迅速擴張,很大程度上是成都對資金、技術、人力、信息等資源集聚能力迅速提高的結果。同時,成都產業結構不斷向高端化發展,目前已形成包括汽車、電子信息、冶金、食品飲料、石油化工、建材、輕工、機械等在內的八大特色優勢產業,其中電子信息產業成為全市首個萬億級產業集群,高新技術產業的營業收入突破1萬億元。隨著經濟發展規模與質量同步提升,成都的影響力與區域帶動力還將提高,對周邊區域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區域一體化不斷加深。
區域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成都正在形成區域創新高地。隨著我國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創新特別是技術創新成為決定一個地區經濟長期發展潛力以及區域長期影響力的關鍵因素。作為我國西部經濟發展重鎮,成都區域創新能力正在不斷提升,崛起為西部地區研發中心。從創新投入看,2021年成都市研發投入達到631.92億元,占全省的52.0%,研發投入強度(研發投入與GDP)比重高達3.18%;從支撐區域創新能力的科技資源看,成都技術創新資源豐富,區域創新能力發展后勁充足。例如,目前成都各類高等院校60余所,數量居于全國第6,其中雙一流高校2所,雙一流學科高校8所。這將有力支撐未來成都市區域創新能力提升,從而通過產業分工強化與周邊城市的區域協調發展,進而推動成都市對周邊城市的影響力和輻射帶動力。
強化成都區域中心城市地位的主要思路
通過加快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增強成都與周邊城市經濟聯系緊密度。凸顯成都區域中心城市地位的關鍵,在于增進與周邊城市的經濟聯系,不斷強化經濟一體化進程,增強成都對周邊城市的區域帶動力。與長江三角洲形成了以上海為核心城市,杭州、蘇州、寧波等城市為二級城市的多層次區域經濟合作格局相比,無論成都都市圈還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都還未形成基于產業分工合作的有機區域經濟一體化格局。全球城市圈發展經驗表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將對所在區域產生經濟發展增量動力,因而成都與周邊城市增強經濟聯系的進程,不僅能夠有效帶動這些城市發展,對于自身經濟發展也將產生額外好處。
同時,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必然伴隨成都區域中心城市地位的增強,這一地位的增強不僅體現為其經濟、人口規模比重的提升,更多體現為其對周邊經濟發展的作用——這一無法完全用定量數據衡量的指標的增強。當然,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成都在全省及周邊區域的資源集聚能力依然有望繼續增強,經濟、人口規模比重依然會逐步提高,這也從另外一個維度增強成都區域中心城市地位,但是在成都各項指標在全省比重已經很高的前提下,這一維度或不能作為成都區域經濟發展的唯一目標,也不是最重要目標。
以強化科學技術創新能力提升,不斷強化區域創新中心地位。從長期來說,增進成都區域中心城市的主要依托在于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只有區域創新中心地位不斷增強,成都的核心地位才會越穩固。盡管成都目前技術研發方面在西部地區居于前列,但整體技術創新質量依然不高。例如,從專利質量看,2021年成都市發明專利授權為14996件,占專利授權總量的17.0%,這一比重盡管高于同期全國比重(15.1%),但是與東部地區部分發達城市差距較大,如北京市同期為38.6%。發明專利比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個城市技術創新的水平與技術創新成果的質量,因而這一數據表明成都技術創新水平依然需要不斷提高。同時,盡管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但是其發展主要集中于加工組裝等低端環節,在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領域等整體水平依然較低。
對此,應通過兩方面措施不斷強化成都區域創新中心地位。一方面,依托區域內高校、科研機構,根據發展需要不斷加強與全國乃至全球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不斷提升本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并通過強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之間的合作,提升科技全鏈條的創新水平,增進技術創新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并逐步提高成都科技創新在西部地區乃至全國的地位。這一發展過程將逐步強化與周邊區域的產業垂直分工的層次性,這將有利于成都通過產業轉移、產業合作等手段增強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帶動力;另一方面,根據新興產業發展趨勢,依據自身發展實際,發展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產業,在激烈的新興產業發展競爭中培養獨特優勢,既增加新的經濟增長點,又增進自身區域創新中心地位。
充分發揮成都“休閑文化之都”“世界美食之都”等品牌效應,加大對人力資源的吸引力。隨著我國人口逐步步入頂峰,未來決定一個城市競爭力的最關鍵因素在于對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一方面,只有保持較高的人口規模才能產生充足的需求,使經濟發展保持充足活力;另一方面,在全國各大城市都在爭奪高端人才的情況下,只有不斷增強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才能為本地區科技創新水平的提高、企業競爭力提升創造基礎。成都作為傳統休閑文化發達、飲食文化豐富的城市,加之自然環境優美、文化底蘊豐厚,對省內乃至全國人才資源具有較強的吸引力。今后應在強化自身“休閑文化之都”“世界美食之都”等品牌基礎上,通過各項制度、政策建設,不斷創造有利于吸引人才資源特別是高端人才的新名片,促進更多人才入住成都,這不僅有利于成都經濟持續發展,還對強化其區域中心城市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 曾憲奎)
標簽: 雙城經濟圈
- 環球熱點!增強成都對區域發展的輻射影響力
- 環球快消息!中消協揭露醫療美容行業5大亂象
- 環球百事通!市民“菜籃子”有保障成都農產品從批發端到零售端安全通暢
- 環球最新:提前超額完成預定目標,迎峰度冬電煤保供有了“定心丸” 四川主網火電企業儲煤達598萬噸
- 年底的學術會議與學術無關,與花完經費有關
- 世界觀熱點:快覽|讀+
- 眾星素顏參加戲劇節!梅婷凸眼顯憔悴,童瑤太寡淡,馬伊琍氣勢強
- 焦點要聞:吉林信托因內控違規被罰40萬元
- 南通通州:自主認定激活技能人才一池春水
- 奮進新征程 社會看電力——國網南通供電公司召開2022年度行風監督員座談會
- 環球新消息丨清晨恰最新鮮的小可愛【679】
- 11-30 每日二次元動漫美圖壁紙推薦 (第117天)
- 每日快播:德國男性自2024年可休兩周帶薪陪產假
- D組前瞻:法國隊表示最后一輪不會“放水”
- 雙錄促規范,長期優勢明顯,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怎么選?
- 【全球報資訊】上市險企陸續啟動“開門紅” 保險股迎來反彈
- 世界熱資訊!機構“首單”紛紛落地 個人養老金業務加速拓展
- 每日熱聞!福建上杭縣首次入選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
- 環球視訊!山東煙臺整合資源支持人才創業
- 環球看點!中鐵二局:助力交通強國建設
- 天天觀熱點:今冬最強寒潮來襲 多地多措并舉保民生保生產
- 環球今熱點:“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
- 四川出臺實施意見支持中醫醫藥機構納入醫保定點范圍
- 建設具有四川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 新資訊:古代真有“九層妖塔”?不過考古專家挖到第2層,就不敢再挖了
- 不確定的時代,你要讀一點王陽明
- 中國文學如何“走出去”,本土優秀譯者的培養是關鍵
- 天天微動態丨張凱麗談獲年度口碑演員獎:口碑是演員的生命線
- 微動態丨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天天快報!為何唐三建立的唐門萬年之后衰落到只有兩個人?魂導器是致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