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柳州8月28日電 題:廣西柳州暑期“研學熱” 森林及鄉村新場景受青睞
作者 韋國政
走進博物館探尋歷史的脈絡、前往鄉村鍛煉生活技能......今年暑期,中國各地中小學生們“跟著課本去旅游”,名勝古跡、博物館等成為熱門“打卡地”,研學游熱度持續攀升。在廣西柳州市,不少親子團選擇走進森林、鄉村,探索大自然的魅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研學游將旅游與教育進行有機結合,實現寓教于游、寓學于行。這項活動因兼具教育性、實踐性等特點,受到眾多家庭的青睞。隨著研學游市場日益成熟,自然研學、農業研學、工業研學......眾多行業和領域也推出差異化、精而專的跨界融合研學產品。
在柳州市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紡織娘的鳴叫聲拉開了夜的序幕。一個約30人組成的親子研學團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穿著防護背心、照著手電筒,開啟探索大自然夜間“盲盒”之旅。近兩個小時的夜觀森林過程中,工作人員將一路上偶然發現的鞭蝎、樹蛙、紫沙蛇等動物逐一進行科普。
“經過講解員的科普,我才知道原來不僅只有頭部為三角形的蛇是毒蛇,圓形的也有可能是毒蛇,比如有著劇毒的銀環蛇,它的頭部便是圓形的。”10歲的張思遠是其中的一員,令他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平時只能夠在電視、書本上看到的動物,如今出現在自己的眼前。夜觀結束,張思遠仍意猶未盡,將一晚上的奇妙經歷寫進日記里。
負責講解的蓮花山保護中心工作人員黃佳晨表示,孩子們走進大自然,通過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五感沉浸式體驗,能夠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同時培養他們保護自然、關注生態的理念。
此外,鄉村地區依托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也吸引不少家庭選擇前往研學,讓孩子們在勞動中鍛煉生活技能。
柳州市柳江區成團鎮蓮花屯采取“企業+村集體+農戶”的模式,推出PBL(項目式學習)特色研學產品,將教育融于生活,暑假期間吸引來自成都、深圳、南寧及柳州等地區約50個家庭到此研學。
圖為研學團在蓮花屯舉辦鄉村音樂會。受訪者供圖“在城市里面生活長大的小孩,對大自然的接觸是相對缺失的,我周末也會帶孩子到城市周邊鄉村游玩,但是沒有住在那里深度體驗,所以這次借著假期帶孩子過來。”暑假期間,熊女士帶著孩子從成都來到蓮花屯,其兒子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到山里撿松果、河邊戲水、田間摘玉米......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假期。
該研學基地還組織開展給菜地做木籬笆、搭建樹屋等PBL項目。從分組討論制作設計稿,到分工選出組長、安全員、管理員等,再到取木材搭建樹屋,小朋友們忙得熱火朝天,最終耗時一周才“竣工”。
圖為家長和孩子們在樹屋旁合影。受訪者供圖“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需要認識測量工具,然后進行測量、計算、對比數據,把數學學科的幾何平面和立體的轉換等知識遷移運用。”蓮花屯的研學基地負責人陳柏安表示,研學游的意義不僅僅是游玩,還在于讓孩子參與實踐,啟發他們進行思考,從而把知識運用到生活之中。
蓮花屯“三會興屯”鄉村自治模式,形成的鄉村振興“蓮花路徑”吸引全國各地代表到此“取經”,研學營亦通過項目的方式讓孩子們參與,思考他們能夠為鄉村建設做些什么。陳柏安說:“未來,這些孩子之中,或許不乏參與鄉村建設相關工作者。開展鄉村研學,孩子們在青少年階段走進鄉村,初步搭建起對鄉村的認知。”(完)
標簽:
- 廣西柳州暑期“研學熱” 森林及鄉村新場景受青睞
- 假面騎士Gotchard的9月制作陣容公開,長谷川負責頭四話腳本,感覺很穩
- 08-28 每日動漫壁紙推薦 (第388天)
- 繩結之書
- 滿懷美夢的少年是現實主義者 第九集 咖啡。8:2左右喝牛奶。糖1小勺,牛奶糖粉也可以。
- 百億級私募最新持倉曝光 科技與消費行業受到青睞
- 蹺蹺板效應顯現 “債強股弱”令基金業績分化
- 市場探底期 還能買點啥?
- 農銀匯理基金廖凌:在市場震蕩中發揮低波動優勢
- 是誰拋棄了基金重倉股? 公募傳統打法遭遇挑戰
- 成德高端能源裝備集群培育方案發布
- 我學者為腦卒中治療提供最高級別的循證醫學證據
- 中國空間站已開展上萬次在軌實驗
- 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39個欠發達縣域托底性幫扶十條措施》
- 第14屆中部(武漢)糖酒會開展 喝酒追求性價比 光瓶白酒成新寵
- 江蘇蘇州:文博場所延時服務為城市留客
- 能源裝備四大“國家隊”在川合體
- 打造積聚新空間 加速北斗產業化 武漢國家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化基地二期開工
- 新研究揭示太空生活對宇航員免疫系統的影響
- 500億元信貸額度支持企業“出海”拓市場
- 新一代人造太陽取得重大科研進展
- 食品安全消費提示丨“0糖”“0蔗糖”“代糖”,有啥區別?
- 湖北12個試點村完成全域國土綜合整治
- 國家防總對湖北進行視頻調度 省防辦派專家組赴襄陽、十堰指導防汛
- 導游變主播 帶你走進詩和遠方 千名導游直播熱賣湖北好“風景”
- 北海市殘聯組織開展公益助殘電影《翻轉的手心》觀影活動
- 匯聚前沿養老服務成果!2023寧夏養老服務業博覽會暨論壇隆重開幕
- 離職后,工作微信號到底誰“做主”?
- 新華每日電訊:“小油條”要不得
- 校內無物理隔離機動車禁入!北京264所學校完成周邊交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