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后,不少考生和家長逐漸從緊張的情緒中緩和過來,也有人放松了警惕。日前,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直接發布未打碼的考生準考證。準考證上,考生姓名、考生號、準考證號、報名單位等信息一覽無余。
對網友上述行為,評論區有人提醒,不打碼的準考證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可能盜取孩子的信息,引發修改志愿等一系列的問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對此,6月12日,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九支隊探長明玥告訴澎湃新聞,輕易將準考證、個人身份證、考生號甚至密碼等個人信息發布到網上,容易泄露個人隱私,可能會被不法分子利用,后續會增加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的風險和隱患。
此前,為更好地保護高考考生個人信息安全,多部門曾發布提醒,高考考生應保管好個人信息,包括高考準考證、個人身份證、考生號及密碼、填報志愿紙質表、成績單或查詢頁面截圖、個人錄取通知書等不能發朋友圈。
澎湃新聞注意到,考生高考信息被他人獲取造成不當后果的案例并不少見。
據“河北公安網絡發言人”微博2021年7月10日發布的信息,當年7月6日,轄區高考考生周某及其家屬到阜城縣公安局城鎮派出所報案,稱發現高考志愿被人篡改。
7月7日,辦案民警前往河北省教育考試院調取登錄日志,經過分析研究,確定吳某有重大嫌疑。7月8日中午,民警將吳某傳喚至轄區派出所。經訊問,吳某承認因為覺得周某平時影響了自己學習,所以想懲罰一下他,他們的登錄賬號和密碼都差不多,自己便背著家長偷改了周某報的第一志愿,將其第一志愿改為位于報考志愿里中下游的一所院校。
對于非法竊取考生準考證等信息的行為,上海申頌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沈海東指出,考生的個人信息被不法分子收集使用的,無論是收集方,還是后續個人信息的接收方、使用方,都違反了《個人信息保護法》的規定。根據《個人信息保護法》第六十六條的規定,違反者將被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嚴重的將處100萬以下的罰款。
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丁金坤律師告訴澎湃新聞,準考證、考生號及密碼都是考生的個人信息,受到《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保護。實踐中,考生要警惕這些個人信息可能被電信詐騙犯利用來實施精準詐騙,借口上學等各種理由來索錢。碰到這些可疑的電話或者短消息,不要輕信,要多方核實,及時報警。
澎湃新聞記者 吳琪 實習生 王惠雯 唐巧稚
(來源:澎湃新聞)
標簽:
- 高考生網上曬未打碼準考證,警方:存在電詐隱患 快看
- 廣西2023年養老金上調方案公布最新消息沒 企退人員能漲多少錢?
- 短視頻沒標識“廣告”被罰 有償探店別再渾水摸魚_環球熱聞
- 全球今亮點!警方把小偷追得癱倒 辦案人員含退役軍人和長跑健將
- 銀發經濟迎來前所未有機遇 老年人消費能力日益提高_今日報
- 每日消息!日本自衛隊基地發生槍擊事件 已致3人受傷 其中1人傷勢嚴重
- 國旗隊冒暴雨收國旗 每個動作一絲不茍
- 第十三屆“桃李杯”全國青少年舞蹈教育成果展示(四川作品)展演在成都舉行|全球熱點
- 朱勇擔任平安健康保險總經理獲批
- 李全、張泓擔任新華保險董事長、總經理的資格獲批準
- 哈登之外,火箭隊再追8人!名記列引援名單,6000萬空間靈活運用
- 全球快看點丨上海電力董事、總經理魏居亮因工作調動辭職
- 天天觀天下!馬英九基金會邀大陸高校學生訪臺,陸委會不置可否,國臺辦回應
- 熱資訊!臺陸委會稱禁止臺灣民間團體參與舉辦海峽論壇,國臺辦回應
- 今日要聞!國臺辦:熱情歡迎臺灣鄉親來大陸尋根祭祖,認祖歸宗
- 當前簡訊:湖南養老金調整方案2023年公布在即?具體計算方法及方式是什么?
- 環球微速訊:2023上海葉榭鎮招聘56名工作人員
- 世界快資訊:紫外燈殺菌范圍多大_紫外燈殺菌范圍
- 農發行安國市支行 認真開展全國防災減災日活動
-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保定市滿城區支行 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
- 農發行保定市滿城區支行 開展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活動-天天速看料
- 今日熱議:南京分公司碭山縣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一期工程EPC項目 開展2023年安全生產月啟動儀式
- 今日常見的網絡營銷方法有哪些_常見的網絡營銷方法有哪些
- 焦點熱文:國臺辦:臺灣不過是美國的棋子, 隨時會變棄子
- 江楠楠設定被大改,官方暗示有“特殊身份”,不再需要賣身救母|全球要聞
- cg王氏教育好不好?
- 焦點熱門:現在,日本連表面文章都懶得做了…
- 2023中國海洋生物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 全球熱議
- 理想銷量再創新高!|熱點聚焦
- 古樹名木也能“上保險”我市首單古樹名木救治保險理賠成功_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