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一次加權平均法例題_一次加權平均法|每日精選

      發稿時間:2023-06-06 00:07:15 來源: 互聯網


      (資料圖)

      1、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當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當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2、 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月初結存貨成本+本月購入存貨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月購入存貨數量)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數量×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本期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期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或=期初存貨成本+本期收入存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一次加權平均法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加權平均單價=實際成本÷存貨數量 1,月末發生貨款已付,材料在途尚未入庫,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時,已付的貨款算入本期存貨單位成本:處理如下:借:原材料--(材料貨款XX)貸:現金--(材料貨款XX)2,月末發生材料到達,結算憑證未到,企業未付款,按暫估應付款入賬,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時,已入庫的材料算入本期存貨數量。

      3、 本月賬務處理 付貨款 借:預付賬款-某企業 貸:銀行存款現金 原材料已入庫、票未收取(做原材料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暫估 貸:應付賬款-暫估 次月收到發票后 沖上月暫估 借:原材料-暫估 (負數) 貸:應付賬款-暫估 (負數) 收票入賬 借:原材料 借:應繳稅費-增值稅-進項稅金 貸:預付賬款 加權平均單價=實際成本÷存貨數量=(期初存貨成本+本期收入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數量+本期收入存貨數量)我舉個例子,企業期初原材料余額 數量1000,單價6元。

      4、15日購進500,單價6.1元。

      5、16日發出了500。

      6、31日,情況(1)購買材料在途500,貨款已付,單價6元 情況(2)購買材料已到,數量500,貨款未付,按暫估款單價6元入賬一下月末算加權平均成本?情況(2)下個月實際付款時,實際單價和暫估的相差,應做處理嗎?月末算加權平均成本=(1000*6+500*6.1+500*6)/(1000+500+500)。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