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2023上海車展正火。除了意外上熱搜的寶馬MINI新聞,外媒還驚呼:中國車迎來高光時刻!
【資料圖】
比如《紐約時報》說,以前中國車企都爭先恐后地把展位選在跨國品牌旁邊,指望涌向寶馬奔馳的購車者能捎帶注意本土品牌;可現在,其他公司都把展位放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附近——“外國生產商可沒有這樣的光環”。
從入門級別的國產電動車海鷗,到要價109.8萬元的比亞迪最新車型“仰望U8”,不少觀展者發現,無論哪個區間,時下最熱門的新能源車都來自中國。2023年第一季度,比亞迪累計上險量甚至超過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總和,成為40年來首次上險量超越合資品牌的國產汽車品牌。最貴的一款國產新能源車,2天之內訂單總額就突破百億元。
是否真如外國觀察者所說,國產汽車的崛起已經到了某個拐點時刻?
一
回答這個問題,得先從這幾年的汽車市場說起。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實現705.8萬輛和688.7萬輛,連續8年位居世界第一;而在去年第四季度,中國本土車企國內市場占有率,從一年前的47%增至52%,過半了。
國產車為啥能迅速成長?
首先是技術水平提高。近年來國產汽車技術投入增長迅速,量變積累成質變,尤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十分明顯。
比如此次推出超百萬元售價高端車的比亞迪,過去20多年累計投入研發資金上千億元,擁有6.9萬人研發團隊、2.8萬項授權專利,掌握電池、電機、電控、車規級芯片等全產業鏈技術;廣汽自主研發投入累計超395億元,專利申請超1.4萬件。美國智庫CSIS報告估算,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投入達數千億元。
國產車電池技術也是全球領先。數據顯示,2022年,中資動力電池企業在全球市場份額的占比突破6成,僅寧德時代、比亞迪兩家,市場占有率即超過50%。動力電池是新能源車的關鍵技術門檻,在電池領域的一枝獨秀,讓國產新能源車擁有了先發優勢。
其次是消費觀念轉變。由于國外汽車工業發展早、基礎厚,汽車品牌溢價能力強,過去國內汽車市場長期抱持“外來和尚會念經”的消費觀,國內汽車品牌溢價能力相對較弱,長年在低價市場拼價格戰,導致國產車給人以“低端”的刻板印象。
而隨著國潮風消費興起,加上國產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中國市場的年輕消費群體對“適用性”的需求已超過“品牌性”,買國產車越來越符合國內年輕人的消費文化。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近4年,國內汽車市場銷量均超過2500萬輛。巨大消費市場也帶來完備的生產鏈條:為控制進出口時間及關稅成本,主攻全球市場業務的汽車品牌均在中國落子,這帶動了一批配件生產廠家發展。有了產業基礎的搭建,本土汽車廠商可謂背靠大樹好乘涼。
二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已經成為“汽車強國”。
乘聯會會長助理王都告訴經濟Ke,隨著全球市場發展,無論是豐田、本田還是通用、大眾,這些老牌車企銷量同樣不俗。國產汽車品牌要乘勢而上,就要專攻一些繞不開的短板。
例如,隨著國際局勢的深刻演變,2022年,缺“芯”問題一度令國內汽車生產商面臨減產甚至停產提價的境地。國產汽車品牌賽力斯當時直言,希望有人出面“協調生產物資”,特別是保障車規級芯片按需供應。
盡管目前“缺芯”問題已得到改善,但相關經歷也提醒國產廠商,技術優勢必須要牢握在自己手中。將一輛新能源汽車拆解開來,我們可以得到七八千個零件,這些零件里,中國掌握核心技術的有多少?這是國產汽車品牌必須正視的問題。
而在新能源汽車整體技術研發方面,盡管中國有布局早的先發優勢,但以德國、美國、日本等傳統汽車強國的產業基礎和技術優勢,他們想后發趕超并非難以實現。
更深層問題在于技術標準。王都表示,國外燃油車產業之所以能建立起強大的技術門檻,關鍵就是技術標準。燃油車核心部件生產基本都按國外標準進行,國產汽車要進行技術研發,也不能脫離相關標準。
因此,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仍需進一步掌握標準話語權。以充電樁接口協議為例,盡管目前充電樁接口標準是中德共同制定,但此標準的前提是,充電樁要大量安裝在中國。換句話說,中國是以消費市場換得標準制定權限,在核心技術標準制定權限上仍有突破空間。
放眼世界汽車史,中國是后來者。從借鑒模仿到正向研發,從“四個輪子配沙發”到自主發動機列裝,從被合資車企全面壓制到依靠新能源汽車“換道超車”,國內車企堪稱“遍嘗百草”。成績來之不易,前途可謂光明,但還遠沒到躺在功勞簿上歇腳的時候。
文/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石青川
本欄目由俠客島與《中國經濟周刊》聯合出品
這是經濟Ke的第94篇文章
編輯/點蒼
來源:俠客島微信公眾號
標簽:
- 【俠客島|經濟Ke】不止寶馬MINI!這條新聞更值得關注|天天速看料
- 殷墟熱起來 文物活起來——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安陽實踐 世界熱議
- 國家統計局:一季度住宿和餐飲業GDP為4511億元 同比增長13.6%
- 中信建投:擬設立10億元*ST紫晶事件先行賠付專項基金 即時
- 聚焦:“科創板造假上市第一股”迎退市宣判!*ST紫晶被罰3668萬元,董事長鄭穆終身禁入市場
- 福布斯中國研享行|紫金礦業:可持續發展是紫金的內在基因 要聞速遞
- 全球滾動:【俠客島|經濟Ke】不止寶馬MINI!這條新聞更值得關注
- 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黃帝故里拜祖! 全球動態
-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將審議反間諜法修訂草案等|全球消息
- 當前快播:員工在崗打人?上海郵政:打人者被停職,已交由警方進一步調查
- 世界地球日!“租車出行”開啟綠色低碳新生活 世界今日訊
- 最新:麻雀是三有動物還是二級保護動物_麻雀是不是二級保護動物
- 齊國城池舊貌 齊國城池 世界速看料
- 快看:東方財富2023年一季報:歸母凈利潤20.29億元 同比減少6.54%
- 每日熱聞!紅河谷2022年凈利800.33萬同比增長97.71% 銷售收入增加
- 天天視訊!江南電機2022年虧損408.43萬同比由盈轉虧 收入規模下降較大
- 星橋股份2022年凈利1134.98萬同比下滑15.08% 職工薪酬增加
- 英足總將禁止任何球迷強行進球場 快看點
- 買房人速看!這些城市房貸利率或上調,究竟怎么回事?央行也發聲
- 寶馬“翻車”,這個城市急了?
- 環球消息!不盲目怕冷門!Q1重倉配置航空、銀行 廣發林英睿:對未來兩年的預期收益率保持樂觀
- 股權投資貢獻突出 中國移動一季度凈賺281億 世界微速訊
- 焦點速看:安泰得2022年凈利1509.79萬同比增長121.74% 其他收益增加
- 不負春光與書同行 四川省圖書館啟動2023年全民閱讀系列活動
- 電影《長空之王》全國路演走進成都:險情真實還原獲航空人點贊 殲-20呼嘯觀眾熱血沸騰
- 吳彥祖收藏他作品、林俊杰用它作專輯封面 藝術家簡明個展在成都舉行-全球速遞
- 天天快資訊丨2023年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中國敘事?構建國際傳播新范式”平行論壇在南京舉行
- 周鴻祎發內部信:360全面擁抱人工智能,鼓勵員工使用GPT拿到更好績效_環球滾動
- ?A級純電轎車領跑者 秦PLUS EV 2023冠軍版湖北站正式上市 環球今日訊
- 對話李旸:東風雪鐵龍如何用一塊錢終止汽車市場的「階段性瘋狂」?
- 1 聚焦:“科創板造假上市第一股”迎退市宣判!*ST紫晶被罰3668萬元,董事長鄭穆終身禁入市場
- 2 當前快播:員工在崗打人?上海郵政:打人者被停職,已交由警方進一步調查
- 3 天天視訊!江南電機2022年虧損408.43萬同比由盈轉虧 收入規模下降較大
- 4 寶馬“翻車”,這個城市急了?
- 5 電影《長空之王》全國路演走進成都:險情真實還原獲航空人點贊 殲-20呼嘯觀眾熱血沸騰
- 6 對話李旸:東風雪鐵龍如何用一塊錢終止汽車市場的「階段性瘋狂」?
- 7 12號公路寶可夢_12號公路|天天即時
- 8 每日看點!CPO概念震蕩回升 華工科技再創歷史新高
- 9 蘭博基尼推出三款Huracán 60周年紀念版車型
- 10 洞頭召開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強力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領導小組擴大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