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每日精選:垃圾分類進行時|徐匯這個小區里楷模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

      發稿時間:2023-06-13 09:46:08 來源: 新民晚報

      垃圾分類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卻是與居民生活環境息息相關的大事。徐匯區田林街道田林十三村,始建于1986年,是一個37幢多層的老小區,老年人及流動人口分別占小區總人口數約1/3。居民區書記蘇嶸在垃圾分類這件事上,充分發揮勞模作用,堅持四位一體及居民自治共治原則,帶領田林十三村堅持走在“新時尚”的前沿。

      公益“護衛隊”,讓大家便于分類

      從2019年開始,在居民區黨總支的號召下,小區自發成立了一支特別的志愿服務團隊:祥和家園護衛隊。該隊伍由60歲至80歲的黨員和熱心公益的居民組建而成,他們在垃圾投放高峰期值崗、駐點指導、現場糾錯,不定時在小區內巡查、巡檢。


      (相關資料圖)

      在巡查過程中,護衛隊發現小區居民習慣的投放時間和庫房設置的開放時間不一致。經過近一個月的摸底和調研,護衛隊向小區“三駕馬車”提出了增加投放時間段的建議:從原來的上午和晚上各2小時,調整為上午7:30—9:30、中午12:30—13:30、下午5:30—8:30,并增加了節假日投放模式。這個建議實施后,居民的投放更便利了,垃圾分類參與率更高了,垃圾分類的純凈度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推進,祥和家園護衛隊人員不斷吸納新生力量,現在隊伍已達40余人。在每周的美麗家園、清潔樓道的活動中,護衛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小區環境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回收“細分類”,讓大家樂于分類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對舊衣物、家電、書籍的更換頻率也提升,蘇嶸看著覺得很心疼,“這些東西很多人都需要的,作為垃圾扔掉太可惜了。” 蘇嶸是個有心人,她將居民“廢棄的可回收物”進行了細分類。

      無獨有偶,張志勇公益服務社設在小區的鄰里匯內。蘇嶸結對這位全國最美志愿者,每月組織一次“綠色環保回收積分兌換”活動,發動小區所有居民,將舊衣物、玩具、書籍甚至家里的桌椅等,通過張志勇公益服務社捐贈給云南人民,奉獻一份愛心。在熱心居民的帶動下,這種關懷也得到了傳承,附近小區的居民也經常會拖著推車來捐贈。

      針對紙板箱、塑料瓶、家電之類的可回收物,考慮到老年人不會用手機預約上門回收,居委還與際霖環保通過聯合舉辦“綠色環保現場回收積分兌換”活動,為老百姓提供便利。

      此外,居委將小區內居民平時不需要的小物品收集起來,在小區內開展手工活動,變廢為寶。垃圾分類運動會、DIY手工制作等活動豐富多彩,深受居民的喜歡,不但可以資源再利用,也大大增進了居民間的友情。

      在居委黨建和榜樣的引領下,田林十三村的垃圾分類,得到了小區居民的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成為低碳生活“新時尚”,讓小區居民們都樂在其中。

      姚麗敏

      照片由田林街道提供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