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氣、降溫、查看溫濕度表……在山東萊陽山前店鎮東岔河村的草莓大棚里,“80后”村民王雷一早就忙活著調節棚內設備,“新農人”儼然成了“老把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棚里,白雪公主、粉色戀人等不同品種的“五彩”草莓穿插種植,顏色從雪白到紅艷,集齊了“流行色號”。“這是今年最后一茬草莓了,每天線上線下訂單仍然很多。”王雷一邊采摘一邊說,訂單主要來自大型商超和線上平臺。
村里不少草莓大棚都采用高架無土栽培模式種上了“五彩”草莓。“這種模式能提高草莓結果率,一顆彩色草莓就能賣到五六塊錢。”王雷說。
東岔河村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種植草莓,曾在周邊頗有名氣。但隨著種植技術的更新換代,傳統地壟模式產量有限、品種單一,草莓銷路一度受阻。
為突破村里草莓產業的發展瓶頸,2017年,東岔河村村支部書記杜曉偉挨家挨戶做工作,由黨支部牽頭成立合作社。流轉土地550畝,建起了現代化大棚,開始種植新品種。
“合作社在優質草莓品種里試種、脫毒選苗,選育出紅、橙、粉、白、黑的‘五彩’草莓品種。”杜曉偉說,品牌打開了市場,村里的“五彩”草莓與山姆超市等大型商超簽了訂單,幫助村集體年增收50萬元。
村里草莓產業越來越紅火,吸引了40多名在外青年回鄉創業。2021年返鄉的王雷是第一批回村的大學生。他告訴記者,大學畢業后他一直在外務工,每月工資5000元左右,現在返鄉當“棚主”,承包了5個大棚,年收入100多萬元。
“這兩年,回村加入合作社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光大學生就有15個。去年,村里還派我到外地學種植技術、培育方法。”王雷說,現在合作社的“五彩”草莓大棚全都由他管理,自己已經成長為行家里手。
在人才的助力下,東岔河村的草莓產業變得活力多彩,草莓研學、草莓采摘等各類活動應運而生,小草莓成為更多村民的“致富果”。
去年,村民張峰將自家大棚打造成了草莓采摘園。“草莓采摘季長,能一直采摘到6月份,幾乎每天都有游客帶著孩子來,節假日尤其多。”張峰說,采摘旺季平均每天能收入4000元。
杜曉偉說,村里下一步將擴大“五彩”草莓的訂單種植規模,不斷豐富研學、采摘等新業態,讓小草莓成為一塊響當當的“金招牌”。(記者張武岳、張昕怡)
標簽:
- 全球微頭條丨山東萊陽:“五彩”小草莓鋪就“多彩”致富路
- 觀天下!以科技創新引領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
- 動態焦點:東風披晨霞 天際迎歸舟——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全記錄
- 昨夜今晨,京津冀發生這些大事(2023年6月5日) 當前熱聞
- 通訊!野蠻裝修砸掉“安全墻”,爽了一兩戶,慌了整棟樓
- 全球熱消息:接訴即辦|趕在滿冒前徹底疏通管道
- 各航司增加新航線,全球航空客運量恢復至疫前九成 天天快播
- 華為李鵬:加速邁向5.5G時代,中國將步步領先
- 農發行渝水區支行積極參加創建文明城市活動_焦點訊息
- 農發行新余市分行機關一支部聯手開展黨建共建活動
- 連霍高速過店子宛川河大橋首片箱梁架設
- 中國十七冶集團設計研究院部署2023年安全生產工作
- 當涂黃山小區項目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消息
- 多措并舉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滾動
- 每日視點!培養運營領軍人 上海交大中銀科技金融學院拓展產學研生態“朋友圈”
- 小組賽四戰全勝!中國三人女籃晉級世界杯八強
- 財通證券給予瑞可達增持評級,布局新能源+通信雙賽道,瑞可達成長動能足
- 天天精選!夜經濟“鄭”升溫,多元消費場景齊發力
- 【環球聚看點】2025年底前,鄭州要完成所有河流及湖庫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工作
- 世界微速訊:河南打造計算產業新高地
- 今亮點!關注2023年河南高考丨你自乘風破浪,我來保駕護航
- 去年河南優良天數242天,多于國家目標8天
- 超跌板塊反彈 336億資金借道ETF掃貨 精彩看點
- 前沿資訊!封閉式基金大發展 規模10年增長25倍
- 市場低迷不改發行計劃 權益產品仍逆市“唱起主角” 環球熱議
- 世界熱頭條丨又見私募免收業績報酬 費率“內卷”是耶非耶
- 市場進入“磨底區” 基金投資未來回報率如何?
- 湖北優化營商環境再升級 二十九條“硬舉措”護航“軟實力” 當前通訊
- 快消息!“碳資產大腦”聚力綠色動能 湖北先行先試“碳”新路
- 85米長拱橋“懸空”飛跨武漢二環線 湖北頂推跨度最大橋梁完成施工-天天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