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C視頻丨感受傳統文化美韻 “古籍保護成果展示及互動體驗活動”受追捧-今日關注

      發稿時間:2023-04-27 05:01:52 來源: 四川在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郭詩瑤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

      “印刷時,要用巧勁。墨色要均勻地涂抹,紙張放到雕版時,最好不要再移動……”

      4月26日,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一場由四川省圖書館(四川省古籍保護中心)主辦的“古籍保護成果展示及互動體驗活動”吸引了不少讀者前來打卡。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嘗鮮”的讀者們動手體驗了漢畫像磚、漢瓦當、夾江年畫等主題的傳拓和雕版印刷。

      “這是我制作的‘玉兔呈祥’作品,自己動手快樂翻倍!”讀者王大可說,自己是第一次通過雕版印刷制作年畫,以這樣的形式走近傳統文化,感悟經典,讓她印象深刻。

      古籍修復體驗

      讓傳統文化“煥青春”

      當天,由省委宣傳部主辦的首屆“書香天府·全民閱讀”大會(以下簡稱“大會”)在成都開幕。作為大會的子活動,古香古色的“古籍保護成果展示及互動體驗活動”熱度頗高,前來體驗的讀者將點位圍得水泄不通。

      6歲的劉秦明月當天也興致勃勃地體驗了拓印和雕版印刷。墨色輕輕涂在雕版,紙張拓印后,一幅帶著墨香的年畫作品就躍然于紙。盡管手上沾滿了紅色油墨,他卻顧不上擦拭,只是讓父親劉帥給自己拍照,紀念雕版印刷“初體驗”?!疤_心了!”劉秦明月說。在劉帥看來,這種體驗活動讓傳統文化走進生活,也讓人們在親身體驗中,感悟經典魅力,“對于孩子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體驗?!?/p>

      “我們還帶來了集蘇軾字《贈花卿》石碑和木刻雕版《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可以參觀和拓印。前者由當代著名碑刻大師趙嘉福先生親刻,后者產自天津楊柳青畫社。”四川省圖書館(四川省古籍保護中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此次活動用經典手工技藝再現巴蜀文化符號,以三蘇精神彰顯四川歷史底蘊,揭示傳統手工技藝獨特魅力。

      對于活動如此受歡迎,四川省圖書館(四川省古籍保護中心)資深古籍修復專家、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袁東玨也格外開心。她介紹,近年來,他們經常開展類似體驗活動,每一次都會吸引不少讀者前來打卡,大家對于傳統文化的熱情超過她的預料。“越來越多年輕人,通過這種形式,了解古籍修復,也親身感悟到古籍文化如何‘活起來’。這不僅有利于營造全社會關注古籍、保護古籍的氛圍,也能讓更多年輕人參與到這項事業中來。”

      讀者體驗雕版印刷 (省圖書館供圖)

      數字化入局

      68個數字資源庫讓古籍“活”起來

      四川是古籍資源大省,目前擁有古籍收藏單位138家、現存漢文古籍23萬部187萬冊,有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8家、四川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19家、四川省古籍保護單位23家、四川省古籍保護站12家,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246部、四川省珍貴古籍名錄373部。

      為了保護古籍,《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四川省古籍保護三年行動方案》等重要文件先后出臺。

      讀者體驗 (邊鈺 攝)

      四川省圖書館館長王龍介紹,在古籍修復陣地建設上,我省成立省古籍修復中心,推動省內文博單位建設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所,探索建設微型古籍修復室,并在崇州、閬中等地開展試點,搶救性修復古籍4萬余冊(件)。四川古籍修復技藝成功入選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全省5名古籍修復師成功入選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以蜀學蜀刻蜀藏為重點,我們還推動未刊稿抄本、巴蜀珍善本、巴蜀學人著述等珍貴古籍的整理出版與學術研究。”王龍補充介紹,當前已推出《第一批四川省珍貴古籍名錄》《(民國)重修四川通志稿》《李一氓舊藏詞集叢刊》(第一、二輯)等一批研究成果,完成宋本《茶經》、明嘉靖刻本《華陽國志》、清手繪(絹)本《四川全圖》等一批巴蜀善本再造,系統保護巴蜀優秀歷史文獻。

      在古籍數字化利用上,我省也利用智慧圖書館體系建設契機,不斷提高古籍資源開放共享水平,已完成數字化古籍7.4萬冊,建成數字資源庫68個,推進《洪武南藏》等古籍數字化重點項目。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