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觀焦點:貴州望謨:郊納紫茶銷出好“錢”景

      發稿時間:2023-03-25 11:54:06 來源: 中新網貴州

      中新網貴州望謨3月25日電 題:貴州望謨:郊納紫茶銷出好“錢”景


      (資料圖)

      作者 陸娟娟

      紫紅澄澈的茶湯自壺口傾注而下,注入焦黃古樸的茶碗中,茶香四溢。百歲老人楊再興顫顫巍巍地舉起茶碗,一口旱煙,一口紫茶。

      資料圖。陸娟娟 攝

      從夫妻結發到兩鬢霜白,楊再興與其妻宋葉治共飲了八十余載的茶,愛茶的景象不是夫妻二人獨有,飲茶文化已深深根植到了望謨縣郊納鎮每一位百姓的生活中。在郊納有這么一個形容——以茶當飯。整個鎮茶文化濃郁,一位村民笑道:“我從會喝水開始,就再也沒喝過水,只喝茶!”

      資料圖。廖迅 攝

      濃郁的茶文化氛圍,歸根結底源于當地茶葉的高品質,郊納特產紫茶,當你做客郊納,百姓會熱情地為來客滿上茶湯,這被隨意裝在土碗里的茶并不簡單。《茶經》里對茶的優劣有著“茶者,紫為上,綠者次之”的評判標準,在郊納的土地上,有一種生長了千年的古茶樹,細觀其葉、芽、花、果、莖等均為紫色,細看湯色紫紅清澈明亮,飲時香氣濃郁,唇齒留香、回甘清神。這些茶樹所產茶葉不僅茶質上乘,還歷史悠久,傳說三國蜀軍戰勝蠻王追至此地,發現百姓栽種的紫茶品類、品質稀有便據為已有,從此作為蜀廷貢茶。在郊納全鎮百年以上古樹紫茶86262株,最高樹齡達1700余年。

      資料圖。廖迅 攝

      2018年,郊納鎮圍繞產業扶貧助推鄉村振興的實際需要和郊納紫茶特色優質資源稟賦情況,把郊納紫茶作為“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的主要產業,號召百姓“退耕種茶”。郊納紫茶的種植推廣并不一帆風順,起先群眾不認可古茶樹的價值,甚至會將古茶樹砍下來燒火,所以土地流轉很困難,于是鎮里成立國有公司,成立合作社,公司出錢,合作社組織農民參與。在干部的努力下,百姓看到了他們的決心和發展的信心、底氣,陸續加入種茶行列。現如今,郊納的2萬畝地里,有1萬5千畝都種下了郊納紫茶,政府已不再倡導擴大種植規模,村民們卻希望能在自家田地里種下更多古茶樹,主動地交出土地。

      資料圖。陸娟娟 攝

      在政府與百姓的攜手之下茶產業收益逐年增長,自2021年茶園基地逐漸投產以來,營業額從120余萬元升至2022年的300余萬元。2023年,茶園基地有6000畝可采摘,茶青可達5萬斤,生產成品茶1萬余斤,產量可達1千萬元。推廣之初,郊納紫茶的價格不過5元一斤,現在茶青的收購價最高可達120元一斤,成品茶的市場價目前更是飆升到了1000元一斤。鐵匠楊再軍正是第一批參與種植郊納紫茶的村民,在嘗到了賣茶的甜頭以后,他毅然“棄鐵從茶”,放棄辛苦的打鐵工作,將10畝地都種下扦插來的紫茶樹,如今依靠紫茶樹,年收入能有十一二萬。

      資料圖。陸娟娟 攝

      “接下來郊納將不再主導擴大種植規模,而是致力于管護好紫茶樹,提質增效,完善基礎設施,提升茶葉加工技藝。”郊納鎮鎮長紀承滸說,后續他們將致力于推廣宣傳郊納紫茶,讓優質的郊納紫茶走出郊納,走出貴州。(完)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