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非法占用并毀壞公益林地五畝以上即構成犯罪

      發稿時間:2023-08-14 16:03:01 來源: 北京日報

      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審理破壞森林資源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及典型案例。《解釋》明確了非法占用林地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和重要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生態屏障。近五年來,全國法院共審結相關刑事案件64788件、生效判決人數82704人:其中,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刑事案件4171件、5521人;盜伐林木刑事案件8239件、11622人;濫伐林木刑事案件30711件、40104人。為有效保護森林資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涉森林資源保護的法律規范日趨完善。例如,2002年《刑法修正案(四)》對刑法規定的非法采伐、毀壞珍貴樹木罪和非法收購盜伐、濫伐的林木罪作了修改完善。2019年修訂的《森林法》對森林權屬、森林分類、林木采伐等方面的規定作出重要調整。法律修改后,司法解釋需要作相應調整。鑒此,為進一步強化森林資源司法保護,同時,有效解決司法實踐問題,最高法制定了《解釋》。


      【資料圖】

      《解釋》首先明確了非法占用林地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針對司法實踐情況,《解釋》規定,非法占用并毀壞公益林地五畝以上、商品林地十畝以上的,即構成犯罪;針對屢教不改的情形,即二年內曾因非法占用農用地受過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非法占用的,規定入罪標準減半計算。

      同時,明確了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的定罪量刑標準。《解釋》區分保護級別,按照立木蓄積、株數和價值,對危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定罪量刑標準分別作出規定。根據《解釋》規定,危害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一株以上或者立木蓄積一立方米以上,或者危害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二株以上或者立木蓄積二立方米以上的,即構成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數量達到上述標準五倍以上的,升檔量刑。

      《解釋》還明確了盜伐林木罪的行為方式和定罪量刑標準。《解釋》提出,盜伐林木的認定,要求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此基礎上,根據立木蓄積、株數和價值,對盜伐林木罪的三檔量刑標準“數量較大”“數量巨大”“數量特別巨大”的認定作了規定。

      對于濫伐林木罪,《解釋》也規范了相關行為方式和定罪量刑標準。《解釋》列舉了濫伐林木的認定情形,在此基礎上,根據立木蓄積、株數和價值,對濫伐林木“數量較大”“數量巨大”的認定標準作了規定。

      并且,對于非法收購、運輸盜伐、濫伐的林木罪;涉林業證件、文件犯罪;涉林木盜竊等行為,《解釋》都一一明確了定罪量刑標準和處理規則。

      與《解釋》同步發布的,還有一批依法懲治破壞森林資源犯罪典型案例。《解釋》自8月15日起施行。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高健

      流程編輯:U016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