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房山:巾幗不讓須眉 既督又戰 守好救援物資保障大后方

      發稿時間:2023-08-11 14:02:14 來源: 北京日報

      連日來,因為汛情影響,房山山區的很多鄉鎮通訊中斷,區紀委監委機關的工作人員同鄉鎮紀委無法聯絡,十分憂心鄉鎮防汛搶險一線的情況。

      這一天,通往佛子莊鄉的電話終于撥通了,電話的另一端,傳來佛子莊鄉紀委書記董永云氣喘吁吁的聲音,她正和鄉黨委政府干部一道裝卸幾十斤重的防汛救災物資,這是村民們翹首以盼的生活物資,是災區群眾的希望……

      佛子莊鄉地處房山北溝中部,屬淺山區,大石河穿境而過,溶洞地貌不耐腐蝕,地質災害風險等級較高。全鄉有18個行政村,常住人口6200余人,是本次強降雨引發汛情較為嚴重的區域之一。


      【資料圖】

      在時斷時續的通話中,我們了解到這失聯的幾天里,董永云和她的戰友們所經歷的一切,一個不辭辛苦、排除萬難,既當監督員、又當戰斗員的紀檢監察干部形象就這樣呈現在我們面前。

      防汛應急“白加黑” 監督值守不停歇

      “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間,山區防汛任務更加艱巨,“大考”在前,從參加工作就在山區鄉鎮的董永云早就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主動向前一步推動全鄉各部門切實擔起責任,督促在現有防汛應急機制的基礎上再部署、再檢查、再落實,從嚴從細從實做好各項防汛工作。

      鄉紀委副書記任國強本來已經辦好手續要住院檢查身體,在看到發布的暴雨橙色預警后,頂著腰傷、瞞著家人從醫院趕回防汛一線。

      汛情初期,降雨量較大,到處都是亂石、積水,次生災害風險極高。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董永云和任國強硬是白天徒步走遍18個村、150余平方公里,督促包村干部強化應急值守,堅持24小時在崗在位,做好受災情況摸排和風險隱患排查。晚上又抽查值班值守情況,提醒各村加強災害風險研判,提前做好各項防汛救災物資準備。

      物資收發“雙臺賬” 專款專用暖人心

      本次降雨給佛子莊鄉造成了很大損失,為了落實好市、區兩級對搶險救災、恢復重建工作的部署,鄉黨委成立7個工作組,董永云牽頭帶領物資工作組,負責外界捐贈物資的接收、清點、登記、分發、調配等工作。

      物資來源各種各樣,董永云提出要建立物資收發“雙臺賬”,在接收端和分發端各安排專人詳細登記物資情況,小到一桶方便面、一瓶礦泉水,全都仔細清點、詳細登記,確保物賬相符。考慮到山區鄉鎮道路不通,她主動對接區商務局駐點干部,協調各方送抵的救援物資中轉、配送、分發工作。險情出現以來,每天都忙到很晚,幾乎是寸步不離地堅守在物資大本營。

      “鄉里的其他干部都帶著工作組下村排查了,經常天都黑了才回來,山里信號不好人也聯系不上,我就在這等著他們,必須給他們弄口飯吃,不能讓他們累了一天還餓肚子。”作為紀檢監察隊伍中的“老大姐”,董永云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談及物資發放情況時,董永云成竹在胸,略有思索就準確說出物資發放的類別、數量和范圍,甚至連發了多少箱礦泉水都記得清清楚楚。

      監督搶險“兩不誤” 身先士卒做表率

      7月28日,接到暴雨紅色預警全員返崗防汛的通知后,董永云就沒離開過防汛監督值守的崗位,一干就是十天。

      電話那端,董永云半開玩笑的說“不怕你們笑話,全鄉現在停水停電,我們已經十天沒洗過衣服啦,不得不洗的時候就去山邊接點稍微干凈的雨水泉水洗洗涮涮……”道路不通物資補給困難,她作為紀檢監察干部帶頭做表率,把為數不多的自熱米飯都分給村民和前來救援的官兵,自己就湊合吃點兒干糧,后來通電能蒸米飯了,就弄點兒白米飯,就著自己腌的咸菜吃。

      “一定要讓救災的官兵和老百姓吃上熱乎飯,讓他們知道組織上是惦記他們的。”隨著山路逐漸搶通,救援物資陸續運進災區,董永云又變身搬運工,帶領同事們一起搬運分發物資,就是這樣一箱又一箱,硬是守住了全鄉人民的“補給站”。

      截至8月10日上午,佛子莊鄉18個村中有16個村恢復供水,18個村恢復供電,16個村恢復通訊,村內群眾已經全部安全安置,無一傷亡。說完這些,一輛運送物資的卡車剛剛停穩,董永云匆匆放下電話,又投入到新的戰斗中……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