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莫凡 相旭陽 美編 馮晨清
不會用手機,老人就像面對著一道數字鴻溝,想去伸手感受線上的各種便利,但卻怎么都觸碰不到。為了幫助老人跨越這道鴻溝,有些社區已經在開展助老手機課,老師手把手教學,幫老人跨過用手機難題。
調研樣本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助老手機課 老人學習勁頭足
“各位老師,咱們人都到齊了,那今天的課正式開始。”周五下午2點半,農大社區服務站的會議室里,16名老人圍坐在桌前,聚精會神地聽著臺上的老師講課。農大社區從6月底開始組織了“我來教您用手機”公益課堂活動,今天已經是第四期,來上課的老人大多都在80歲以上。
“上節課咱們學的如何建微信群,有人還記得怎么操作嗎?”學員們短暫的面面相覷之后,一位老阿姨的一聲“我知道,點右上的加號!”打破了沉默,也引得大家哈哈笑了起來。
每一期手機課大約要上一個小時,安排的課程內容也是滿滿當當。今天,老人們要學的是語音通話、發送位置、語音轉文字輸入等功能,都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老師講課的過程中 ,有老人拿紙筆做著筆記,也有人用手機拍下了屏幕上的步驟介紹,還有人把學員群里發的學習材料保存了下來,以便日后復習。
聽完老師關于語音通話功能的講解,老人們迫不及待拿起手機試了起來,課堂里的電話鈴聲此起彼伏。“喂!聽得到我嗎?”“叔叔您別急,人家還沒接呢,得接通了才能說話。”老人操作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旁邊也會有老師手把手幫忙。
“老師,剛才講的沒聽明白。”在講到共享實時位置功能時,一位阿姨提出了困惑,老師則又耐心解釋了一遍:“兩個人都打開微信里的實時位置,地圖上兩個點兒是兩個人的位置,你想去找他,順著箭頭方向走就行了。”聽罷講解,薛阿姨在手機上自己操作了一回,終于搞清了這個功能該怎么用。
整堂課中, 老人們學習熱情最高的,是如何用語音轉文字輸入這項內容。講解完操作步驟,老師讓學員們都在微信群里試一試,用這項功能發送“好好學習”這四個字。可老人們因為學了新知識太過興奮,根本就沒聽到老師的任務,群里說什么的都有。“李桂英,我正在跟你通話。”“這個功能很好。”“聽懂了,我會說了……”
“課程里還有一個群接龍功能,這個比較難,咱們還講嗎?”或許是擔心上課時間太長,老師本想跳過一些內容,可老人們卻紛紛反對,硬拉著老師講下去。不一會兒,群里就蹦出了好多條接龍,因為發的人太多,每一條是誰發的都搞不清楚了。
一個小時的課程時間很快過去,上完這節課,所有手機課只剩下最后一節,下周再上。一聽說最后一堂課還要穿個學員服共同拍個畢業照,有老人很是興奮:“畢業嘍!要當博士嘍!”
學會用手機 生活確實更方便
“一收到社區的通知,我就報名來上課了。這個課程很好,我每節課都有收獲。”78歲的薛曦阿姨,前幾節課次次不落。在她的筆記本上,記錄著各種學習要點。這節課上, 她著重記下了“加號”“位置”“發送”這幾個提示詞,為的是記住如何使用發送位置這個功能。“這個很有用,以后我甭管到哪兒去,或者跟別人聯系,都能用到這個。”
薛阿姨說,來上課的老年人,身體狀況都不一樣。有的老年人,聽力不好,但是視力還行,手機課配發了一本教材,對于這些老人就很有用。“我是眼睛不太好,但是聽力還行,主要就靠在課上聽。”
薛阿姨不到80歲的年紀,在學員里已經算年輕的了。課堂上,90歲的王艷香奶奶也在有板有眼地按照老師的教學進行操作。點開微信聊天框右側的加號,點選語音輸入鍵, 按住小喇叭,說出的話就能自動轉成文字發送出來。看到屏幕上真的出現文字,王奶奶別提有多高興了。
“這個功能太好了!”王奶奶說,平時她會用微信和老伙伴們交流,擔心別人耳朵聽不清,她每次都不會發語音而是發文字,“之前都是一筆一畫地寫,現在直接對著手機說話就能轉成文字了,太省事了。”
王奶奶年輕時,在大學的宣傳部工作,平時少不了動筆桿子寫東西。退休之后,她對于新設備新技術的學習也不甘落后,在子女的幫助下,她已經學會了一些手機的簡單操作。
“這回報名參加手機課,算是給我查缺補漏來了。” 今天學的語音通話、發送定位、語音輸入,正好都是王奶奶之前不會的功能。之前過年的時候,王奶奶遠在國外的孫女曾經給她打過一次微信語音通話,但王奶奶當時沒搞懂這個功能,把電話給掛了。回想起這件事,她總覺得很遺憾,“下回再打過來,我一定馬上把電話接通。”
王奶奶平時和老伴一塊住,這次上完課,她回去給老伴再講一遍。“一方面是教他,一方面也是我自己復習。”為了更好地完成二次教學,一對一輔導階段,王奶奶總是拉著老師問這問那,學得格外認真。
自從學習使用手機以來,王奶奶確實感到生活中有了很大變化。就拿繳水電費來說,之前她需要步行前往家屬區的繳費處現場繳納,雖然路程不長,但對于她這樣上了年紀的老人還是會有些費勁。有一次繳費時, 她無意間嘟囔了一句“來一趟真不容易”,工作人員一聽,現場就教起了奶奶如何在網上繳費。在那之后,王奶奶直接在手機上就可以完成繳費操作,再也不用往現場跑了。
“還有好多別的,買菜啊,上網看菜譜啊,這些都是我慢慢學會的,我給你看看怎么弄!”正說著,奶奶熟練地打開了一個看菜譜APP,點開一份菜譜,念起了烹飪步驟。
“對于我們這些上了歲數的人,能學會用手機,真的能方便很多。”王奶奶希望,不僅是農大社區, 這樣的手機課能在更多的社區里開起來,越多越好。
民有所呼
社區有個答疑老師就好了
豐臺民岳家園社區居民:
手機課挺有用的,但我們小區沒開過。我覺得組織這么一堂課也不是很容易,老人對手機的熟悉程度不一樣,你本來就會的多一點,他會的少一點,要是一起上同一堂課,可能有人會聽不懂,有人又覺得太簡單。所以 上什么內容,怎么能讓最需要的老人來上課,這是開手機課需要考慮的問題。
需要學手機的老人,往往是不跟孩子一塊住的,有些生活上的事孩子沒法幫忙,得靠自己來。這些老人用手機的時候有什么疑問,也不太方便問孩子。 我覺得比起開手機課,老人更需要的是社區里有一個一對一答疑的老師,比如社區里有這么個社工,老人遇到手機上哪不會用了,可以幫忙解答,這樣更能解決問題。
還有一點就是手機上的安全問題。現在手機支付是很方便的,但老人的分辨能力差,如果手機上有錢,萬一被人盯上了,這錢可能就被騙走了,所以怎么 能保證手機上的錢是安全的,這一點很重要。
標簽:
- 養老大調研|智能手機怎么用?老人們最想學什么?
-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應賠盡賠快賠,全力做好防汛救災金融服務
- 網傳“踩著丹霞地貌拍照”,官方:查證后將嚴格懲戒
- 2023世界奶業大會召開 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受邀參加
- 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會商部署重點地區防汛救災工作
- 和田黃玉有白斑塊好嗎
- 山東德州平原地震:超半數傷者出院 震區水、電、通信等基礎設施正常
- 早上海頭條④ 一起暢想十年后的早上海;立秋前的向日葵;跟著小李老師學笛子;花鳥市場里“起蓬頭”
- 清晨恰最新鮮的小可愛【939】
- 群友們的各種表情包【824】
- 霧山五行新預告,水行原諒火哥,當年之事揭曉,下一季已可預測
- 15家險企截至6月底償付能力不達標 多家險企未按時發布報告
- 股東與高管增持雙管齊下 年內6家上市銀行穩股價
- 借條過多久失效?
- 紀檢監察機關強化年輕干部紀律教育,精準施策推動系好風紀扣
- 拉林河洪峰已通過吉林省扶余市蔡家溝水文站
- 昨夜今晨,京津冀發生這些大事(2023年8月7日)
- 今天北京有雷雨天氣最高溫29℃,地質災害橙色預警中,需防范
- 兩部門再撥3.5億元支持京津冀等地防汛救災
- 隊報:姆巴佩預計不會出戰洛里昂與圖盧茲 皇馬愿意報價1.8億歐
- 貿易板塊個股,貿易股票龍頭一覽(8/4)
- 廣西:做實做好調查研究成果轉化“后半篇文章”
- 滄州全力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
- 光大證券:存量按揭貸款利率料擇日下調
- 崇皇和天才吃癟的原因找到了,白倉解釋強化道具的真正作用
- 今天過生日的動漫角色!(8月7日)
- 《CLANNAD》觀后感
- 更多險企將入圍 個人養老金產品加速擴容
- 私家偵探從業現狀調查:莫讓“私家偵探”成了“侵權偵探”
- 直擊京津冀、東北地區防汛搶險救災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