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養活三方?登珠峰背后的“勇者生意”,爭議不斷

      發稿時間:2023-06-17 08:02:45 來源: 北京日報

      日前,中國女子攀登珠峰遇險獲救一事受到廣泛關注。尼泊爾旅游局表示,今年剛剛結束的春季登山季是“有記錄以來最兇險的(珠峰登山季)之一”。在一些人眼中,攀登珠峰是“搏命”的冒險,但也有人認為,如今商業登山已漸成體系,登珠峰更像是一筆“勇者生意”。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報道稱,“對于尼泊爾政府和登山公司來說,登珠峰背后是個大買賣。”


      【資料圖】

      資料圖 新華社發

      登頂珠峰到底要花多少錢?

      公開資料顯示,珠峰的南北兩坡各有一條主要登山路線,南坡在尼泊爾,北坡在中國。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從南坡攀登,路線相對穩定,物資保障也更為完善,因此成為多數登山者選擇的路線。

      那么,登頂一次珠峰到底要花多少錢?尼泊爾“山大王”旅行社的老板燕愛明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外國人通過尼泊爾一側登上珠峰需要花費約5萬美元,當地人則只需要2萬多美元。

      從北坡攀登難度較大,目前西藏圣山探險公司旗下的雅拉香波是唯一有資格組織從珠峰北坡登頂的公司。根據該公司今年的報價,登頂珠峰每人需繳納費用30萬元左右,這筆費用包括登珠峰的注冊費以及修路、運輸、協作等費用,這還不包括裝備費用。

      “登珠峰的費用每年都在升高”,據美國“The Manual”網站報道,2023年所需費用在3萬美元到16萬美元不等,這取決于攀登者想獲得的裝備支持和服務有多全面,平均花費差不多是5萬美元。具體花費事項主要包括五大方面:一是攀登許可,這一項包括向尼泊爾政府繳納的許可證費用、聘請當地公司申請的代理費、聯絡費及垃圾押金;二是裝備物資;三是食物和交通費用;四是向導費用;五是氧氣裝置費用,攀登者平均會用5—6個氧氣瓶,每個約600美元,此外還需購買氧氣面罩和調節器等。

      養活三方?

      據了解,在尼泊爾當地,商業登山是由專業登山公司、尼泊爾政府以及當地向導共同運作的一項產業,他們也是核心獲益方。尼泊爾當局主要通過辦理登珠峰許可來賺錢,根據當地媒體報道,預計今年尼泊爾當局僅憑此業務就能入賬580萬美元。

      承接登珠峰業務的尼泊爾云途探游公司總經理甘志明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申請攀登許可證必須由本地公司來執行,所以海外的登山公司都要與尼泊爾的公司進行合作。海外公司更多是負責招募隊員,實際運作主要依靠本地公司。尼泊爾在冊的商業登山公司有幾百家,每年正常經營的有幾十家,競爭激烈。當地登山公司一般能夠獲得15%—20%的利潤,但如果成本控制不好,也可能沒有利潤。

      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表示,這個行業的基石是一群尼泊爾專業向導,他們負責指導路線、準備必需品,一趟3—4個月的珠峰之旅大概每個人能賺到2500—5000美元。一位熟悉登珠峰項目的登山愛好者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向導非常辛苦,公司還要從傭金中抽成,但大家基本都會給額外“小費”。

      值得一提的是,幾乎每一支攀登珠峰的隊伍里都有夏爾巴人的身影。《紐約時報》報道稱,在夏爾巴人職業生涯的早期,他們每季一次的珠峰探險收入約為4000美元,這也是他們年收入的主要部分。但該行業提供的安全保障不足,傷殘或死亡的賠償金有限,政府承諾的福利基金也沒有兌現,那些“看不到未來”的夏爾巴向導不愿讓后代以此為生。

      河北經貿大學尼泊爾研究中心主任張樹彬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從尼泊爾登珠峰相對于從中國境內攀登要容易得多。多年來尼泊爾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登山產業鏈,在加德滿都就可以雇到夏爾巴人背夫。登珠峰既給尼泊爾帶來豐厚的經濟收入,也擴大了尼泊爾旅游業的影響力。

      爭議不斷

      近日,一段展示珠峰營地垃圾成山的視頻在社交平臺上瘋傳。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援引一份研究報告稱,在過去60年里,珠峰上遺留了近50噸垃圾。

      為控制亂扔垃圾問題,尼泊爾政府2014年起要求登山者在申請許可時支付4000美元的押金,只有在返程時帶回8公斤垃圾才能退回該費用。然而相關報道指出,即使如此,也有近半登山者沒能做到。視頻拍攝者丹孜·夏爾巴是當地向導,他表示,尼泊爾官方的整頓力度遠遠不夠,押金計劃并沒有奏效。

      此外,尼泊爾每年還會安排軍隊進行“清潔高山行動”,今年3個月的清掃行動,登山隊從珠峰和其他3座高峰上共清理超過3.5萬公斤廢棄物。

      對此,張樹彬認為,珠峰垃圾問題由來已久,不可能收費就立馬解決,但只要有持續的經費并且堅持清理,應該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對于尼泊爾這樣財政不足的政府而言,不太會通過限制人數來解決該問題。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