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專家點評:勇立潮頭,擦亮中關村改革創新“金名片”

      發稿時間:2023-05-10 07:19:43 來源: 北京日報


      (資料圖片)

      北京日報客戶端 | 作者 鐘瑋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作為我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中關村始終引領全國實施體制改革驅動科技創新的探索,秉持“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持續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強力支撐。

      中關村創業大街創業服務機構云集,成為海內外創新創業者的熱土。武亦彬 攝

      中關村是我國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關村充分發揮科技體制改革“試驗田”的作用,在中央與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先行先試,構建科技創新政策體系,打造雙創服務生態系統。圍繞科技創新的全鏈條,中關村率先提供政策保障,如推出以“1+6”“新四條”“新新四條”為代表的系列改革,深化科研項目投入、科研項目管理、科研成果“三權”等改革,開展財稅政策、商事制度、人才引進與管理等改革。同時,立足創新創業需求,加快服務迭代升級,如加強孵化服務和企業一站式服務等,著力構筑全周期的優質雙創服務生態系統。

      中關村的科技體制改革極大地釋放了科技創新活力,同時緊扣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可能脫節的痛點,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一方面,中關村的改革措施顯著提升了自主創新能力,并打通了從科學研究、到技術開發、到市場應用的新路子,以此形成新業態和新經濟的蓬勃發展,如布局培育的“241”高精尖產業體系,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已成為北京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這些改革促成了科研成果的供需對接,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轉化速度與產業化落地,如持續推動京津冀產業鏈創新鏈融合、深化跨區域協同創新與產業聯動,并建成27個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帶動創新項目的轉化與落地。

      中關村的先行先試改革為全國科技體制建設探索出了有益經驗。截至目前,科研成果三權改革、股權激勵、區域股權轉讓代辦、出入境便利化等30余項試點政策已在全國推廣實施。2021年,中關村開始實施一輪先行先試改革,基礎研究稅收試點政策、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費”模式、技術轉移機構和技術經理人隊伍建設方案、科技企業全鏈條金融支持措施等一批改革落地生效。新的改革繼續著力于以全方位體制創新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的創新動力、促進科研與市場對接、加速成果轉化與產業化落地,必將繼續助力中關村屹立全球科技創新的潮頭,成為世界領先的科技創新與交流合作中心。

      (作者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北京市組織學習與城市治理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