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在“冰絲帶”上綜合實踐課是什么體驗?讓小學生告訴你

      發稿時間:2023-05-07 20:23:18 來源: 北京日報

      京報體育 | 記者 卓然

      “涼風從耳邊吹過,行走在冰面上,我感覺自己像是飛了起來。”在國家速滑館體驗到“最快的冰”之后,10歲的學生臧桐羽這樣形容自己的感受。黑色的頭盔下,她的雙眸盯向“冰絲帶”的冰面,眼神中透露出了一絲驚訝。“這絕對是我滑過的最快的冰。”她說。


      【資料圖】

      5月6日,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小學把學校的綜合實踐課“搬進”了國家速滑館。來自學校三年級和五年級的700余名學生走進這座北京冬奧會標志性場館,通過聆聽場館建造原理、觀看奧運文化展、學習滑冰知識、親身上冰體驗等方式了解奧運歷史,感悟北京冬奧精神。

      上午9時,參加綜合實踐課的學生跟隨老師來到“冰絲帶”,隨后在現場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分批開啟今天的實踐課。整堂課分為兩個環節,包括深度了解奧運文化和體驗“最快的冰”。

      自去年7月面向公眾開放以來,“冰絲帶”內這塊誕生了多項奧運會紀錄和世界紀錄的“最快的冰”便展現出獨特吸引力,不少游客慕名到此打卡。一時間,能親身體驗一把“最快的冰”成為不少游客的愿望。借助此次綜合實踐課,五年級學生臧桐羽便實現了在“冰絲帶”的初體驗。

      走進“冰絲帶”在場地中心區,五年級的學生以班級為單位整齊列隊,這堂上冰體驗課從認識和使用滑冰護具開始。同學們先是了解不同護具的作用,然后佩戴整齊并穿上冰鞋,在滑冰指導員的帶領下,正式上冰體驗。

      冰面上,同學們被分成幾人一組,先是學習基礎站立和滑行動作,然后向前滑行,從冰面內道緩慢前移至外側道,重心不穩的同學在滑冰助手的協助下前進。“冰絲帶”仿佛變成青少年冰嬉樂園,每名學生都在感受滑冰樂趣。

      “場館真的好大。”臧桐羽描述著對“冰絲帶”的第一印象,“這里的座椅是彩色的,置身場館中,有在童話中的感覺,感覺我的心情變得很好。”

      五年級學生李承霖說,在這里滑冰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我滑冰技術一般,但我大膽地去嘗試了。通過今天的滑冰體驗自己也學到很多,最重要的是敢于挑戰自我、突破自我、提升自我。”

      “看,這里好多種‘冰墩墩’。”“我有這種軟殼的,還有這個彩色的。”五年級學生正在體驗“最快的冰”,這邊,三年級的學生則開啟奧運文化體驗。他們沿著場館首層外側通道,參觀了奧林匹克徽章展、歷屆奧運會會徽、海報和火炬展以及冬奧公共藝術作品展示。講解員結合一件件實物,為同學們講述奧運歷史、場館建設等有趣的故事,普及奧運文化知識。

      三年級學生陳卿玥說,“剛剛我學習到了‘冰絲帶’這個名字的由來,也看到了歷屆奧運會的會徽、火炬,感覺特有意思。”

      燈市口小學楊春艷副主任介紹,學校把綜合實踐課“搬進”冬奧場館,主要目的是希望讓同學們親身感受奧運文化、體驗冬奧運動。學校一直堅持“五育并舉”,十分重視體育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的作用。“后冬奧時代,我們學校沒有停止奧林匹克教育腳步,以后會繼續堅持下去。”

      從“最快的冰”到“大眾的冰”,國家速滑館正進一步讓場館惠及更廣泛的群眾。“國家速滑館作為北京冬奧會標志性場館之一,有它的建筑結構之美、冰面科技之美、滑冰體驗之美等,我們想通過充分發掘場館價值,讓冬奧遺產惠及更多人。我們已與數所學校合作開展主題實踐、研學等課程,青少年可以通過實踐、研學,在心中埋下一顆奧運的種子,陪伴他們慢慢成長。未來,‘冰絲帶’不僅能滑冰,也將是傳承和弘揚北京冬奧精神的場所。”國家速滑館旅游冰務負責人趙炳陶說。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