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每日消息!“一分鐘教會你拉琴”,你信嗎?

      發稿時間:2023-04-15 17:59:00 來源: 北京日報


      (資料圖片)

      隨著自媒體平臺的發展,越來越多教師會將自己的教學、演奏分享在平臺上,這對于學習者來說本來是件好事,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識和資訊,比兩眼一抹黑學琴好。所以我也鼓勵我的學生多關注一些優質的演奏家和教師的微信公眾號,利用碎片時間多欣賞學習一些。令人惋惜的是,短視頻平臺推送的教學視頻水平參差不齊,甚至有許多錯誤信息。因此,就需要大家具備一定的鑒別能力,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材料,避免“跑偏”。

      為了得到最可靠的知識,我們盡可能選擇權威的學術機構或者媒體發布的文章來閱讀。學琴也一樣,如果一本專業出版的書籍、一篇刊登在專業媒體上的文章和一個隨意就能刷到的視頻在某個觀點上有分歧,那當然要以前兩者為準。

      此外,內心存疑也是有必要的,畢竟“盡信書不如無書”。在我的班上,如果學生看到了與我的教學觀點不一致的文章或視頻,我都會鼓勵他們提出來,我們一起分析為什么觀點、角度不一致。例如,許多教師是從弓中這一段開始教啟蒙孩子的,因為對于低年齡的孩子,這個起始位置的確是最舒服自然的,然后再逐漸延長運弓,這個教學動機很能令人理解。我不會使用這個方法,我們會用本體感覺訓練幫助學生一開始就找到全弓的感覺。但是對于一切有著充分理由的教學方法,我們都應理解并接受,因為教學法本來就是多種多樣的。

      但是,當教學法展示出浮躁、不負責任、販賣焦慮的一面的時候,可能就需要學生斟酌一下了。例如,教學中打出“包你學會”“速成”旗號的,其實對器樂演奏這一門學科乃至藝術的認知過于淺薄。能夠速成,能夠立刻掌握的技能顯然是沒有門檻的。所以在某一種技能的掌握中聲稱“包教包會”“短時間掌握”“幾句話說清”其實都是一些微末知識,并不值得浪費時間去學習。

      例如,在小提琴家于翔的一次直播中,觀眾問道“雙音該怎么拉好?”他說這個問題可以講好幾個星期,里面的練習方法有幾十種。這就是專業人士吃透技術的一個特征,不僅可以自己演奏好,還可以用各種方式幫助別人演奏好。即便老師講完了,學生也需要再進行思考和練習才能逐漸掌握,所以是否存在“一分鐘學會”呢?可能在每個人的心中,“學會”的標準也是大大不同的。

      對于短視頻,我的觀點是:視頻可以短,但是知識盡量不要碎片化,要道聽途說,以免誤導對你所從事的專業有熱情、渴求知識的人。如果想講清楚一個知識的方方面面,其實可以多次分段講,一點點講完,這樣也能幫助到看視頻的人。

      其實,對于學習一門技藝,刷再多的短視頻,也無法代替找一位老師踏踏實實地定期學習。網上所謂的跟練視頻,是單向輸出而沒有反饋的,真實的教師則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進行下一步的教學;教師在網上宣傳的自己,和這位教師真實的情況是否一致,也需要家長和學生進行實地考察才能確定。刷了視頻,四舍五入等于練了會了,這樣的心態可能也屬于自欺欺人。在學習這件事情上,會就是會了,沒會就是沒會。放下速成的小心思,舍得投入,愿意花精力在這件事上,才會慢慢成長。

      (原標題:“一分鐘教會你拉琴”,你信嗎?)

      來源:音樂周報

      流程編輯:u027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