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是國際古跡遺址日。國家文物局將在湖北武漢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高質量發展召開專門研討會。截至目前,全國已有55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如何給“遺址公園”注入新活力、新動能?越來越多元的“遺址公園”會給公眾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先來認識一下坐落在陜西省榆林市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石峁遺址。
石峁遺址:距今4000年 規模宏大的石頭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陜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鎮,黃河一級支流——禿尾河北岸的黃土梁峁上,矗立著一座距今4000年左右、規模宏大的石頭城——石峁。
考古研究表明,石峁城址由皇城臺、內城和外城三部分石砌城垣構成,面積超過4平方公里,城內密集分布著大量宮殿建筑、房址、墓葬、手工業作坊等重要遺跡,先后出土了大量的玉器、陶器、骨器、石雕石刻、彩繪壁畫等珍貴文物。尤其引起關注的是,考古人員在皇城臺發現了70多件精美石雕,多數出土于墻體的倒塌石塊內,部分還鑲嵌在南護墻墻面上。
石峁遺址出土70多件石雕 最大長度超2.6米
石雕絕大多數為單面雕刻,少量雙面雕刻,最大的石雕長度超過2.6米。雕刻內容大致可分為神面、人面、神獸、動物和符號五類,其中神面石雕體量較大,畫面最為傳神。特別是一件橢圓形柱體圓雕,矗立在夾道正中的地面上,高度近1米,兩面雕刻相同的神面。測年數據顯示,這批石雕的年代為距今4000年左右,顯示了皇城臺在石峁城址內的核心地位。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 邸楠:一系列的考古發現揭露出石峁遺址有巍峨的石墻,有規模宏大的建筑,還有一些類似于石雕、陶鷹之類的非常精美的高等級文物的出土,石峁應該是我們在研究中國早期文明和國家起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實證。
面積超400萬平方米 皇城臺為最核心區域
考古資料顯示,石峁遺址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是距今4000年前后東亞地區目前已發現規模最大的城址,也是中國北方地區龍山時代晚期至夏代早期的超大型中心聚落。皇城臺是石峁城址的最核心區域,已具備了早期“宮城”性質,是目前東亞地區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早期宮城建筑,為研究中國文明起源的多樣性和發展過程提供了全新資料。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 邸楠:我們現在正在發掘的是石峁皇城臺西側的一處高等級墓地,這處墓地很有可能是和石峁的最高統治者“王”這一級別的人物緊密相關的。利用有限的發掘面積解剖整個遺址,去復原當時石峁先民的一個生活圖景。
石峁遺址考古發掘正在持續開展中
石峁遺址在去年年底入選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目前考古發掘還在持續開展中。這處黃土臺塬上的石頭城,能給大家帶來怎樣的體驗呢?
石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總面積達到12.75平方公里,分為石峁遺址和高家堡古城兩個主題展示區。其中,石峁遺址展示區主要涉及皇城臺、內城、外城、祭祀遺址等,展示距今4000年的中華文明起源文化,以及與石峁古城相輔相成的黃土高原臺塬梁峁延綿交疊的自然地貌;而高家堡古城文化展示區,則是以明代高家堡古城為主,展示農耕和游牧交錯地帶的邊塞古城文化。高家堡是世界文化遺產長城的戍邊塞堡,屬于榆林地區“三十六營堡”之一,是和石峁遺址相互補充的不同文化資源,同時也是游客集散地。
神木市石峁遺址管理處副主任 張志明:石峁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這些特色,既能讓公眾感受中華文明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又能讓公眾感受黃土高原與黃河流域交界地帶的邊塞風情。
石峁遺址的外城東門遺址被譽為“華夏第一門”
石峁遺址的外城東門遺址被專家譽為“華夏第一門”,現在已經面向游客開放,它面積大約2500多平方米。考古人員在這里確認了體量巨大、結構復雜、構筑技術先進的門址、石城墻、內外“甕城”等重要遺跡,出土了玉器、壁畫、陶器等重要遺物。
神木市石峁遺址管理處副主任 張志明:石峁遺跡可觀性很好。在全國絕大多數的史前古遺址中,絕大部分遺跡是存在于地下的,石峁遺址無論是已經考古發掘的部分還是未考古發掘的部分,我們都能直觀地看到地面上的遺跡,即可看見這一座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古城址。
石峁博物館仍在建設中,肩負文物展覽展示、遺址管理和考古科研三大功能,將在今年年內正式對公眾開放。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流程編輯:TF016
標簽:
- 焦點熱門:石峁遺址考古發掘持續開展中 “華夏第一門”已面向游客開放
- 銀行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迎新考核,存款利率還有下行空間嗎 天天視點
- 湖南張家界:莓茶進京 香飄四海 世界速訊
- 農發行湖南省分行赴益陽市沅江支行開展重點項目集中輔導對接專項工作
- 焦點信息:踔厲奮發 迎勢而上——在新征程上奮力譜寫城市營銷新篇章
- 中國二十二冶集團華東公司開展施工現場安全生產“一消滅、一落實”專項治理活動
- 中國二十二冶集團華東公司國開項目部辦公區建成并投入使用
- 碳酸的電離平衡常數是多少?(碳酸的電離平衡常數表達式)
- 中國中車回應為什么大陸高鐵沒靠背:我們不僅沒有靠背,連動力都是乘客踩出來的!
- 蒸1個包子要10分鐘,蒸10個包子呢?把這個問題拋給文心一言,大家猜猜答案是啥|世界通訊
- IPO觀察|澳斯康自稱實現進口替代被質疑-頭條焦點
- 通訊!三問當前沙塵天氣:沙塵回流了嗎?未來發展趨勢如何?如何做好防御?
- 世界首臺觀測太陽磁場的中紅外望遠鏡“呼之欲出”
- 四川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豐都車前 曾一度被認為野生種群滅絕-當前速訊
- 2022年青海農畜產品網絡熱銷超10億元 天天要聞
- 天天觀察:漫步古林鎮,賞別樣江南
- 每日動態!金烽烏江大橋主橋建設完工
- 【熱聞】北方沙塵影響持續至本周末 我國將迎一波升溫浪潮
- 微速訊:云南玉溪山火部分地段火勢有效控制 仍有三條火線
- 世界要聞:歐洲多國監管機構對ChatGPT出手 數據安全引擔憂
- 年輕人“效率旅游”成熱門 也有“詩意”在其中
- 中國出入境游有序恢復 出境游市場潛力巨大 當前要聞
- 春暖花開好時節 寧夏研學旅行開始“熱”起來
- 銀行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迎新考核 存款利率還有下行空間嗎-快訊
- 百家企業“抱團”起飛 共享航空新城千億商機
- 世界熱點!特朗普親信力挺泄密者,稱其“揭露真相”,矛頭直指拜登政府
- 被烏克蘭列為俄方“國際贊助商”名單,小米回應:強烈反對_全球新資訊
- 天天觀速訊丨天象預告 | 日全環食、天琴座流星雨相約下周天幕
- RCEP成員國積極參展第三屆消博會,共享中國大市場機遇
- 全球看點:全國人社業務比武,北京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