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天天觀速訊丨天象預告 | 日全環食、天琴座流星雨相約下周天幕

      發稿時間:2023-04-14 16:06:38 來源: 北京日報

      下周將要出現的天象有4月20日的日全環食,4月23日的金星合月、天琴座流星雨極大。另外,二十四節氣中的谷雨將出現在4月20日的16:14。

      日食

      2023年4月20日將發生本年的第一次日食。日食是月亮運行到太陽和地球正中間,從地球上看起來月亮把太陽遮擋住的現象,從類型上看分為日全食、日環食、日偏食。日食一定發生在農歷初一,也就是朔月的時候,但朔的時候不一定就會發生日食。全世界每年最多可以發生5次日食,最少也要發生2次。但是在地球上只有一小部分地區可以看到,尤其是日全食、日環食,只會掃過地球上很窄的一個細長區域,要想看到,你必須處在這個特定的地方。


      【資料圖】

      這次日食比較特殊,是一次全環食,也稱為混合食。就是說,這次日食,有的地方可以看到日全食,有的地方可以看到日環食。這是因為月亮在一個橢圓軌道上繞地球運動,當它離地球比較近時,看起來的視直徑比太陽稍大一點兒。此時發生日食,月亮可以把太陽完全遮擋住,這就是日全食。反之,當月亮離地球比較遠時,看起來的視直徑比太陽又稍小一點兒。此時發生日食,月亮只能遮擋住太陽中心絕大部分,太陽的邊緣一圈還露在外邊,形成一個明亮的光環,這就是日環食。

      在極其罕見的情況下,月亮到地球的距離正好不遠不近,看起來它倆大小幾乎相同,這時候如果發生日食就有可能出現混合食這種情況。由于地球是個球形,在日食帶的兩端,月亮到地球的距離稍遠了一點點,在這兩個地方看到的是日環食。在日食帶中間部分,月亮到地球的距離又稍近一點,看到的就是日全食。據統計,每個世紀平均發生日偏食82.5次,日全食67.2次,日環食82.2次,而日全環食只有4.8次。

      這次混合食從南印度洋開始,剛開始的時候是日環食,然后逐漸變為日全食。全食帶經過澳大利亞西北端、東帝汶、印度尼西亞等地,在太平洋中部又變回日環食,最后日食結束。我國的海南島東南部地區,香港、澳門、臺灣以及廣東、福建沿海等極少部分地區在4月20日中午可以看到食分很小的日偏食。

      肉眼觀測日食時一定要做好眼睛的防護措施。日偏食的時候,太陽只是部分被遮擋,陽光還是非常刺眼,絕對不能直接用眼睛看太陽,一定要佩戴專業的日食眼鏡。通過望遠鏡觀測或用相機拍攝要在望遠鏡和鏡頭前加裝濾光片。

      天琴座流星雨

      天琴座流星雨的活躍期出現在每年的4月14日到30日。今年預報的極大時間出現在4月23日上午9點。預報的最大天頂流量每小時預計在18左右。適于在4月22日后半夜,也就是4月23日凌晨觀看。流星雨的輻射點位于天琴座和武仙座的交界處,距離明亮的織女星不太遠。4月23日是農歷三月初四,月亮在天黑后不久就會落下,月光對流星雨的觀測完全沒有影響。在4月下旬,對我國大部分地區來說,太陽落山后,織女星還沒有升出地面,要等一兩個小時之后才會升起,午夜過后輻射點才能升得較高。因此,天琴座流星雨的觀測在后半夜效果比較好。

      觀測流星雨最好遠離城市光害的影響,觀測場地要盡量開闊,建筑物和樹木的遮擋要盡可能的少。周圍也不要有燈光干擾。

      天琴座流星群輻射點位置示意圖 圖源:星圖軟件

      天琴座流星雨的歷史非常悠久,在我國古代的歷史資料中可以找到它的記錄。《春秋經傳集解》中記載“魯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魯莊公七年是公元前687年。這是世界上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的記錄。

      來源:北京天文館

      流程編輯:TF016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