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還有多少風口只剩一地雞毛

      發稿時間:2023-04-12 06:12:18 來源: 北京日報


      (資料圖片)

      鮑南

      近日有媒體報道,某知名歌手在幾塊“虛擬土地”上的投資浮虧91%,成為元宇宙房產行業崩盤的最新案例。

      實際上,在互聯網行業,走向崩盤的遠不止元宇宙。號稱要改變世界金融交易規則的虛擬幣價格大幅跳水,FTX等多家大型交易所要么破產、要么跑路,致使美國一些銀行陷入危機;引發一眾明星狂熱追捧的NFT,價格從數百萬美元跌至幾美元,創造暴跌一萬倍的“造負神話”;至于愿景更宏大的Web3.0,討論了幾年仍然沒有明確定義,投資機構紛紛離場……“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在ChatGPT引發全球AI熱潮的同時,曾經紅極一時的虛擬幣、元宇宙、NFT、Web3.0等概念紛紛從風口墜落,徒留一地雞毛。

      “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對于這些互聯網概念而言,當年助漲的“潮水”就是過剩的美元。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美元開始超發,尤其是特朗普上臺之后,美元印刷機更是大肆開動。手握大量廉價資金的華爾街巨鱷與硅谷大佬饑渴地尋找一切可炒作資產,于是乎,虛擬幣、元宇宙等概念粉墨登場。模糊的產品概念、夢幻的技術藍圖與漫長的實現時間,分別對應著監管的空白區域、莊家的信息優勢,以及“擊鼓傳花”的廣闊空間。因此,那一波互聯網熱潮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科技進步對于生活有什么改變,而是金融投機又產生了哪些暴富故事。如今,美聯儲加息引發美元資本緊縮,從源頭上擰緊了“水閥”,失去“接盤俠”,又看不到實現可能的“元宇宙們”自然熱度大減,現實表現就是價格一瀉千里。

      以更大視角看,一系列概念風口遇挫,說明其共有理論基礎——互聯網“去中心化”未必正確。近年來,一些技術大佬喊出“代碼即法律”,意圖通過網絡技術在互聯網建設一個“烏托邦”,反對商業公司乃至政府部門的干涉,實現“去中心化”下的“自由”。然而,自由從來都是相對的。沒有監管、失去規則的互聯網,只會帶來更為嚴重的混亂。沒有政府部門監管的虛擬幣,正在肆意“割韭菜”;內容審核幾近于無的推特,成為充斥色情仇恨內容的平臺;至于更為隱秘的“暗網”“深網”,早已是槍支毒品交易的天堂……可以說,越是宣揚“去中心化”的平臺,越是存在實實在在的滑坡效應,其所存在的負面性是任何有責任感的社會所不能容忍的。

      盲目追求概念并非創新之福。撇去浮沫、保持定力,一心一意自主創新,踏踏實實攻堅克難,才是科技發展的正途。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