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今日熱訊:“十七連升”!2022年北京市民公共行為文明指數達90.69

      發稿時間:2023-04-10 18:01:26 來源: 北京日報

      2022年北京市民公共行為文明指數調查分析報告出爐!文明指數達到90.69,比上年提升0.63個分值,實現了穩中有升,保持“十七連升”良好態勢。調查數據也顯示,本市醫療秩序、網絡文明、公共交通評價較好,但社區和諧、文明旅游、文明觀賞等方面有待進一步改善。

      資料圖 新華社發


      【資料圖】

      首次對網絡文明進行專項分析

      2022年,首都文明辦繼續開展市民公共行為文明指數調查研究,成立了由倫理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社會學、信息管理學等多學科領域知名專家組成的課題組,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觀測兩種方式,調研北京市民公共行為文明狀況。

      課題組共收回有效問卷13210份,在北京全域982個觀測點位進行了總時長610小時的實地觀測,并首次以新浪微博平臺為重點,對網絡文明進行了專項調查分析。

      調查顯示,市民在九大公共場所文明指數排序依次為:醫療秩序92.06、網絡空間91.59、公共交通90.89、綠色環保90.67、公共衛生90.52、公共秩序90.40、社區和諧90.35、文明旅游89.84、文明觀賞89.49。排在第一的醫療秩序指數比排在末位的文明觀賞僅高2.57個分值,遠低于上年首末位指數19.36的分差。這反映去年以來,首都全域創建、全程創建、全民創建工作廣度、深度、力度很大,各公共領域文明促進工作發展均衡,文明創建工作成效顯著。

      駕駛員禮讓意識提升顯著

      調查數據顯示,首都市民在醫療秩序、網絡、公共交通領域文明程度相對較高。

      一是醫療秩序滿意程度高,醫患關系和諧。醫療秩序指數最高,兩年來穩站第一。“在醫療場所不無端指責、謾罵醫療人員”和“不以醫鬧方式解決醫療糾紛”兩個指標均得到較高評價,在問卷調查和實地觀察得分都排前三。這反映北京市民在醫療場所能夠尊重醫護人員,醫患之間能以理性的方式處理醫療糾紛。

      二是網絡文明程度提升較快,市民網絡參與度高。網絡文明指數比上年提升四個位次,排在第二。網絡文明踐行指數由上年的71.38升至90.77,提高了19.39個分值。觀測顯示,北京市民2022年發布的4091條新浪微博中,“文明互動、理性表達”微博3284條,占全部樣本的80.27%。在收集微博舉報處理大廳中的不實信息共2678條,其中舉報人IP屬地為北京市的共計1332條,占比49.74%,可見北京市民網絡素養較高,能積極參與網絡空間治理,具有自覺維護網絡空間文明的良好意識。

      三是公共交通秩序態勢良好,駕駛員禮讓意識提升顯著。2022年市民的文明交通踐行指數由上年的72.61提至90.25,跨越式提升17.64個分值。其中,“駕車時會在斑馬線前禮讓行人”評價最高,為92.43,表明“文明駕車 禮讓行人”專項整治行動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實地觀測結果還顯示,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使用和停放不規范、電瓶車和自行車闖紅燈過馬路、行人闖紅燈等不文明交通現象多發,表明公共交通秩序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改善。

      隨地丟煙頭扔垃圾有待改善

      市民在社區和諧、文明旅游、文明觀賞方面文明程度也有一些待提升的地方。

      首先是社區居民“主人翁”意識有待增強。社區和諧文明問卷得分90.35,排名第七,其中“不占用公用設施、公共區域,或在小區和樓道公共區域亂堆亂放”“不占用、堵塞、封閉消防通道和疏散通道”“控制家庭室內活動噪聲、裝修等聲音,避免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得分較低,分別為87.51、87.61、88.19。實地觀測發現,社區樓宇內亂堆亂放、養寵不文明現象仍較為突出。

      二是景區內隨地丟棄煙頭、亂扔垃圾現象有待改善。課題組在部分景點實地觀測時,大部分游客都能自覺做到文明游玩,能做到愛護游覽場所的公共設施、名勝古跡和花草樹木,不涂寫亂畫、不胡亂攀爬。但存在少部分游客存在隨意丟棄煙頭、亂扔垃圾、亂停車輛等不文明行為,讓眼前的美景“打了折扣”。2022年文明旅游指數由上年的93.88降到89.84。

      三是部分市民文明觀賞意識有待提高。從文明觀賞具體指標評價看,“在觀賞時不隨意鼓掌和起哄”、“愛護場館設施、展品,遵守關于拍照、錄音、錄像的規定”、“在觀賞時保持安靜,不隨意說話”分別為88.30、89.03、89.07。“在觀賞時不接打電話”得分最低,為86.58。調查組人員結合自己的日常觀測認為,文娛、體育賽事場館觀看時,存在遲到者不能先就近入座,或在外廳等候,而是擋住其他觀眾的視線找座位;觀賞時存在交頭接耳、左右晃動現象,觀賽結束后不能帶走身邊垃圾和雜物等不文明現象。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任珊

      流程編輯:u060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