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焦點要聞:專家熱議人工智能:對新技術帶來的風險要有所準備

      發稿時間:2023-03-26 16:59:58 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童沛 白波 吳娜

      3月25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在京召開,“人工智能引領新產業革命”分論壇啟發熱烈討論。

      3月25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在京召開,在一場分組討論中,多位專家圍繞人工智能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機遇和風險開展熱烈討論,有專家認為,隨著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型語言模型的面世,人工智能技術已加速進入質變時期,對部分行業將帶來顛覆性影響。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技術發展進入質變時期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說,和過去新興技術的發展歷程相比,類ChatGPT人工智能技術的推廣過程大幅縮短,像電話、電視等技術花了幾十年才在全世界范圍推廣,而ChatGPT問世僅一個月就有上億人使用,這項技術可以被視為人工智能取得標志性突破的一個“重要節點”。

      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伙人鄺子平也表示,近期出現的新技術在語言處理方面是一個“巨大飛躍”,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對于人工智能的期待,這將導致一些行業短期內可能被改變乃至顛覆。

      他認為首當其沖的是搜索引擎,現有搜索引擎是幫助人們找到目標資料的鏈接,仍需要人去分析并得出答案,而新技術能夠直接告訴我們需要的答案。此外,內容生成行業,包括文稿撰寫、游戲美工等產業也將被改變,“一些不足以獲獎的小說或者劇本都可以交給AI”。他還認為,教育行業會發生重大變化,今后在AI的幫助下,更多一對一的個性化教育成為可能。

      短期內有望推出國產替代

      在被問到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與國外最新技術相比處于什么位置時,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中心主任曾毅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目前還處在一個發展的早期階段,很多技術尚未取得真正突破,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他表示,(類ChatGPT)人工智能技術要有中國自己的替代版本,“我不能說水平相當,但大家很快就會看到技術上足以達到基本可用的國產替代產品”。他說,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可用于賦能全球可持續性發展,不會搞技術封鎖。

      鄺子平表示,盡管這一輪的大型語言模型技術中國沒能取得領先,但在目前技術發展方向比較明確的情況下,中國仍有人才和投資規模的優勢,并有前期積累,“趕上ChatGPT-3、ChatGPT-3.5模型是個大概率的事”。

      應對技術風險

      盡管人工智能有無限的潛力,但有專家已經在提醒要對新技術帶來的風險有所準備。薛瀾表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預計會很廣泛,比如對就業的影響,比如改變目前的財富分配格局,存在少數人和個別企業壟斷資源的風險。還有AI技術可能引發的誠信危機,像用AI做作業、寫論文,這些問題已經在國外發生?!案有枰P注的是政治風險,人工智能在深度學習中可能產生的意識形態、價值觀方面的問題”。他表示,要從促進發展和采取一定規制兩個方面,引導技術健康發展。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