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李默然:中國演劇體系的踐行者

      發稿時間:2023-03-17 09:05:23 來源: 北京日報

      表演藝術家李默然(1927-2012)

      《李默然戲劇筆記》 李默然 著 李龍吟 李唫 整理 中國文聯出版社

      中國話劇自春柳社演劇始,百年間涌現多位戲劇大師,如歐陽予倩、田漢、焦菊隱、袁牧之、金山、黃佐臨、趙丹、石揮等,他們在北京、上海等地追求建立“中國的表演體系”。東北黑土地之上,亦有一位“中國演劇體系”的踐行者,即遼寧人民藝術劇院的李默然先生。


      【資料圖】

      遼寧人民藝術劇院的前身是東北人藝,東北人藝由東北文協文工團、東北文教隊、東北魯藝實驗劇團、東北魯藝音樂工作團等組建而成。初建的東北人藝,繼承中國話劇的戰斗傳統,又向蘇聯學習斯坦尼體系,因而逐步形成了北派的表演風格,即堅持中國話劇現實主義的傳統,融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在中國傳統文化美學精神的基礎上走民族化的藝術道路。北派表演風格的代表人物,正是李默然先生,因而也有人稱北派為李派。

      北派表演風格的形成,是從學習斯坦尼體系開始的。在蘇聯戲劇的滋養下,李默然先生掌握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這是他從業余劇團的演員成為專業演員的重要跨越。李默然學習斯坦尼體系,離不開《曙光照耀莫斯科》一劇的排演,這部戲的導演是嚴正,后來任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主任。在《曙光照耀莫斯科》一劇里,李默然在嚴正的指導下使用斯坦尼體系創造角色,做了周密的案頭工作,在排演中把臺詞練到嗓子痛、嘴唇麻,排練下來掉了6斤肉。李默然飾演的庫烈聘這一角色,已體現出他巖石般的表演風格,海濤波浪般轟鳴的臺詞特點。《曙光照耀莫斯科》吸引了全國二十幾個劇團來學習,后來的《尤利烏斯·伏契克》等戲的排演,更是讓東北人藝在全國擴大了影響力。

      北派表演風格的形成,與李默然先生等人對中國傳統戲劇的借鑒密不可分。李默然先生自小熱愛傳統戲劇,熟悉中國古典小說的形象,在舞臺上開始民族化表演風格的探索,是從《李闖王》《日出》《膽劍篇》開始的,并在電影《甲午風云》中得以體現:鄧世昌夜彈琵琶曲《十面埋伏》的豪情與悲憤,撼動人心,可謂“關東大漢操銅琶鐵板唱大江東去”。在上世紀80年代,莎士比亞戲劇《李爾王》的排演中,有評論家在李默然飾演的李爾身上看到了周信芳的風味。李默然認為中國戲曲更加注重表現,但并非與體驗絕緣,因此主張:向民族戲曲表演學習,是發展話劇表演藝術的源頭。

      曹禺先生說,李默然對話劇以及影視表演藝術的實踐和探索,是中國當代話劇史上重要的篇章,認真地總結它,對中國話劇表演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李默然先生對戲曲的學習、對于斯坦尼體系的接受,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值得我們后人重視。李龍吟老師在文章里提到,李默然先生留下了35個筆記本,300多萬字的筆跡手稿,這些寶貴的戲劇遺產,希望能夠早日結集出版。

      李默然先生的晚年,雖不再登臺演戲,但還關心著表演藝術的傳統、現在與未來。李默然去世當年(2012年)的4月,還與曉鐘老師一同策劃、發起“中國戲劇(戲曲)導·表演藝術體系論壇”,本人作為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的代表,參加了這次論壇,有了向前輩當面請教的機會。李默然先生對論壇的舉辦很高興,但也有遺憾,還希望能繼續研討,可惜他老人家離我們而去了。我們后輩,應該繼承中國戲劇藝術的優良傳統,汲取世界各國先進的演劇經驗,在歐陽予倩、趙丹、于是之、李默然等藝術家的基礎上,走戲劇藝術中國化的發展道路,道阻且長,行則必至。

      李默然之所以成為李默然,絕非偶然,他通過戲劇藝術表達對祖國的熱愛,通過角色去塑造民族不屈的靈魂,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演戲。李默然先生曾謙虛地說自己不是什么家,什么明星,觀眾才是我們心中永遠發光的星,努力讓自己的戲變得“雅俗共賞”。李默然先生用他一生的藝術實踐,真正做到了“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因此“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郝戎(作者為中央戲劇學院院長)

      流程編輯:u008

      版權說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書面授權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網站上的文字、圖片、圖表、漫畫、視頻等內容。

      未經許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網站著作權及相關權益的行為,本網站將追究法律責任。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