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40支科普團隊同臺“競技”,協和醫院一年奉上科普活動125場次

      發稿時間:2023-03-16 14:08:36 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樂琪 通訊員 洪成偉 陳明雁


      【資料圖】

      北京協和醫院首屆“協和星原計劃”健康科普培育項目日前舉行項目驗收總結會,40支科普團隊依次線上路演,展示深耕醫學科普一整年的累累碩果。該項目充分發揮了北京協和醫院的多學科綜合優勢,以“組團式”科普引領健康促進新風尚。

      組團科普打造科普傳播矩陣

      125場次線上線下科普活動、直播、義診,14部科普書籍,631篇科普文章,562個科普視頻,90場次講座、培訓,發放7900余冊宣傳冊,設計制作各類宣傳品35種,創建12個公眾號、組建患友群、患友俱樂部……為期一年的項目建設期內,40支團隊醫護技管齊上陣,產出了大量優質精良的科普作品,舉辦了多場惠民利民的科普活動。

      老年跨學科科普團隊負責人康琳在談及項目建設初衷時表示,“如何在老年人群中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念,既不要讓他們把衰老當病治,又能達到健康老化的目的”。“敏”而好學變態反應MDT科普團隊成員王子熹則表示,“我們致力于既為患者解惑,也為醫務人員普及變態反應疾病專業的診療進展”。一年來,各團隊懷揣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扎實作為踐行科普初心。

      “護佑血管健康·血管生命之樹”團隊出版了《奇妙的血管旅行》沉浸式科普探險書,該書已成為全國各地醫院血管相關科室的科普用書。“我們不求多,只求精,愿景是答百姓所問”,“你的痛我最懂”團隊按照課題研究方式推進項目建設,首先對患者最感興趣的疼痛相關話題進行調研,以問題為導向展開多種形式科普,再對科普效果進行評價……各團隊使出渾身解數,只為讓百姓真正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平臺建設 唱響科普“好聲音”

      2022年9月,北京協和醫院成功舉辦“喜迎二十大 科普向未來”科普月活動。借助“協和星原計劃”收集到的好選題、好內容,在做好權威醫學科學普及的基礎上,持續推進科技創新資源科普化,圍繞重點學科挖掘特色內容。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活動社會影響力大,反響良好,覆蓋人群超過1億人次。這正是集中展示“協和星原計劃”豐碩科普成果的生動實踐。

      “強心健體”項目負責人陳昂表示,“感謝星原計劃,讓我們鍛煉了科普隊伍,宣傳了科室業務,還增加了科室間的協作”。垂體創新診療中心項目負責人鄧侃欣喜提到不少患者帶著科普作品找他看病,一位帕金森患者在公眾號的后臺留言,“我天天都關注著您的講座和帕友家園的信息,讓我們感受到人生有希望”。

      成果展示 小投入取得大成效

      一年期滿,到了該驗“成色”的時候。協和醫學科學普及委員會發揮專家作用,經過充分討論,審議評審方案及標準,將成效顯著、影響廣泛、創新發展、完成情況、執行情況五個大項列為評分指標,以保障項目驗收評審過程公平公正。項目總結會上,40個項目團隊負責人依次進行線上路演,10支優秀團隊脫穎而出,獲得首屆“協和星原計劃”2022年度優秀科普團隊榮譽稱號,并獲得入選第二屆“協和星原計劃”培育項目的優先權。

      “這么微小的投入居然能獲得這么大的收益,協和開了個好頭!”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科技部人才與科普司原二級巡視員邱成利感嘆道,40個團隊把專業醫療科學知識通過科普作品呈現了出來,也把平時忙于臨床工作的大醫生吸納到了科普團隊中來,優質科普作品通過患者輻射到全社會,提升了我國健康科普工作水平。期望協和醫院做大蛋糕,培育更多項目;加大產出作品的集成度;借助官方主流媒體發力;在40個項目中再培育重點項目,持續并加大投入。

      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健康促進處處長王冀表示,40支團隊致力于讓百姓預防疾病、規范治療、及早康復,體現了健康科普的惠民性;團隊立項前通過調研,研判科普選題、形式如何滿足群眾的需要,提高了健康科普的針對性;通過圖文、視頻、直播等線上線下各類形式,利用現有傳播途徑擴大影響力,提升了健康科普的傳播性;協和人把健康科普融入到臨床、科研、志愿服務、人文關懷等方方面面,體現了健康科普的融合性。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