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王春法代表:深度研究創新展示讓文物“活”起來

      發稿時間:2023-03-11 19:54:41 來源: 北京日報


      (相關資料圖)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做客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北京團視頻采訪室時表示,國內博物館正以每年新增200多座的速度快速增長,需要通過深度研究與創新展覽展示理念手段等方式,從“走”出來、“動”起來、“轉”起來和“變”起來四個方面發力,讓文物“活”起來。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博物館觀眾總量超過12億人次,2021年即使在疫情沖擊下,國內博物館觀眾總量也達到近8億人次。截至2021年底,我國備案博物館總數達6183家,并保持每年新增200多座的增長速度。目前,許多城市提出了建設博物館城之城的發展目標?!侗本┎┪镳^之城建設發展規劃(2023-2035)》(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35年北京將實現平均每10萬人擁有2座博物館,各類博物館總數量超過460座。

      面對博物館熱,王春法表示:“現在大家把參觀博物館當作一種生活方式,作為一種時尚。為了看一個展覽赴一座城市,為了看一個博物館來一次長途旅行,這種事正在經常發生?!?/p>

      不過王春法也表示,雖然觀眾的歷史意識、文化意識、博物館意識已經大幅提升,但在量的擴張和質的提升之間,我國博物館發展還有很大拓展空間。

      “讓文物活起來,這也是當前文博領域的一個重大命題?!彼J為,文物要從庫房里“走”出來,前提就是要對文物進行深度學術研究,對它背后隱藏的社會價值進行充分挖掘,以達到更好的展示效果。

      讓文物“動”起來,他表示,需要創新展覽展示理念,充分運用各種技術手段,讓文物展示從靜態轉為動態,讓觀眾與文物互動。對于讓文物“轉”起來,他建議通過巡展、借展等方式,讓文物在不同博物館之間流轉循環,使更多觀眾有機會了解藏品和文物。而且,還可通過舞臺表演等藝術方式,與文物元素融合傳播,使文物“變”起來,以取得更好的展示效果。

      王春法表示,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應用,博物館還可以通過數字化技術,讓觀眾全方位地欣賞文物。例如向線上拓展、向云端延伸,通過各種各樣的虛擬展廳、虛擬展覽,以沉浸式體驗等方式,讓文物“活”起來。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趙鵬

      流程編輯:U016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