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說說百姓對交通出行的新期待|天天速看料

      發稿時間:2023-03-11 05:57:32 來源: 北京日報

      本報記者 范俊生


      【資料圖】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公交集團駕駛員何少花是個心細的人。

      2008年擔任站務員,2015年轉型為北京快速公交2號線駕駛員,從握起方向盤上路的那天起,她就發現,“在這18米長的車廂里,乘客最信任的那個人就是我。”

      醫院學校怎么走?最近的地鐵是哪個?坐過站了該怎么辦?每一天,乘客們都有無數的問題拋給她。

      要答出這些問題,當好駕駛員,不是容易事。何少花用了近半年時間,徒步走遍了每一個站臺及周邊區域,把一張張精準的交通線路圖裝進大腦。特別是乘客最愛問的地鐵站,她的回答更是又細又準。

      掏出手機,打開地圖App,在自己跑的公交線上隨手一點。“比如這個呼家樓西站,我會告訴您雖然離北邊的呼家樓站和南邊的金臺夕照站距離相當,但往北走可以少個路口,女同志走個5分鐘,男同志就只需要3分鐘。”

      為何把自己“逼”到這個程度?

      何少花坦言,“當駕駛員,心里就得裝著乘客。當人大代表,心里就得時刻裝著群眾那些事兒。”

      有件事讓她一直記在心里。2017年一個早高峰,一位提著大包小包的外地乘客上車后一句句難懂的方言,直接問蒙了何少花。“當時老鄉無奈搖頭下車的樣子我到現在還記得。”

      乘客的需求到底如何更好滿足?何少花在琢磨,有沒有更好的招兒。

      這個思考被她帶到了全國兩會。

      “很多代表都在談智慧城市。我也在想,現在北京公交都用上‘北斗+5G’了,以前報站駕駛員一站一站按鈕,現在進站就能自動報,以后問路是不是也不用駕駛員挨個回答,每臺車都有個更聰明的‘智慧大腦’,能回答得又快又準。”

      想到這兒,何少花豁然開朗。“建議建立綜合性的智能化交通信息平臺,加強與地鐵等交通方式的銜接,每到一站播報時能告訴乘客周邊有哪些重要地點、最近的地鐵是哪站。”“同時加大智能出行App的推廣力度,讓乘客們可以自主查詢,滿足個性化信息需求。”

      解決出行難題,更不能忽略了老年人的需求。

      在何少花的車上,冬天有棉墊,夏天有涼墊,為的就是讓老年人在寒冷中多一絲溫暖,在炎熱中多一份清爽。車里愛心箱中有個特殊物件兒,更是裝著她的一份暖心記憶。

      那是三年前一個冬天,東大橋站上來一對老年夫妻。看到兩位老人凍得直發抖,何少花趕緊扶著他們落座,瞥見老人胳膊上的鼓包,細問才知道剛在醫院做完透析。她趕緊把保溫壺里的熱水倒進空礦泉水瓶,讓老人捧著取暖。臨下車,何少花問老人下次透析的時間是哪天,想著自己要盡量趕上。

      “到了那天,車還沒進站,一眼就看到了老兩口,說是為了等我的車,錯過了前面好幾輛。”她眼眶發紅,“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就是因為這么一些小事兒。”從此,她的愛心箱里多了一個暖寶寶,心里多了一份對老年人的牽掛。

      上會前調研的時候,老年乘客們都跟何少花反映,“歲數大了,出門不方便,但還是信賴公交車,希望坐車能少走幾步路。”她建議,公交站點選址上應更加科學合理,同時完善適老化改造,多為老年人想一步。從上車,到刷卡、落座,根據老年人實際需要完善服務標準,讓他們有更溫馨的乘坐體驗。

      促進全國地面公共交通立法,關注公交車駕駛員群體身心健康,加大對公交場站和新能源充電站等基礎設施支持力度……這次何少花還帶來了好幾個相關建議。

      “我的車每天運送約600人,一位位乘客的背后就是一份份民意。作為人大代表,不僅要把他們安全帶到目的地,更要把大家的心聲順利送達‘下一站’。”說起未來的履職,何少花堅定且憧憬。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