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破解鄉村養老“兩頭堵”難題,密云成立首家養老服務聯合體 每日動態

      發稿時間:2023-03-08 12:06:11 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王琪鵬

      村民居住分散,導致養老資源閑置;留守老人有需求,卻舍不得花錢,是鄉村養老中的矛盾所在。密云區十里堡鎮通過建立區域養老服務聯合體,用政府、養老院、居民互助等共建眾籌的新模式,整合資源、補齊短板, 破解了鄉村養老“兩頭堵”的難題,使養老服務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盡管有著迫切的養老需求,但在新模式實踐前,密云十里堡鎮的養老服務需求卻是呈現“9064”的養老格局——即9 0%的老年人只愿意居家養老,6%的老年人能依托鄉村社區養老,只有4%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服務機構。


      【資料圖】

      “小于時不時就來看看我,來家里幫我搭把手,洗洗衣服做做飯,像我親閨女一樣!”家住十里堡鎮嶺東村的黃玉蘭老人說起鄰里互助員小于,一個勁兒地比大拇指。為讓散居在農村的居家老人得到照顧,十里堡鎮成立了密云區第一家養老服務聯合體,按照1個人服務10戶老人的比例布局落點設立73個“鄰里互助點”,服務輻射730戶有居家養老需求的家庭。

      在這種服務模式中,由鄰里互助員定期為獨居、輕度失能老人提供日常關懷、送餐服務、入戶巡訪、緊急救助等多種服務,從而保證老人們安全隱患有人查、身體不適有人問、緊急情況有人幫、生活需求有人助。

      為散居農村的老人開展居家養老服務,錢從何來,人從何來?十里堡鎮政府利用市、區已有的鄰里互助項目,又自籌資金20余萬元,依托鎮上的長壽春養老院,招募本鎮有空余時間、有能力開展養老服務的村民擔任鄰里互助員,做到了鎮域全覆蓋和養老服務需求全響應。

      每天中午、晚上兩次,養老院社工都會將一份份熱氣騰騰的飯菜打包好,放進保溫箱,通過南北兩路送餐車送到各個村口,再由鄰里互助員接力,將這些飯菜有序送到每位老人手中,風雨無阻。“有了鄰里互助點,不僅解決了老人的吃飯難問題,鄰里互助員還能每天上門看看老人的身體狀況。萬一有個事,家屬不在身邊也能踏實放心。”聯合體社工張磊介紹。

      在用好街坊鄰居的同時,十里堡鎮也對當地的養老機構、村民活動室資源進行了盤活。對于身體較差且經濟能力較弱的老人,養老服務聯合體還可以提供兜底式服務,將老人送到養老院照料,由聯合體承擔大部分養老費用,個人只需負擔小部分。一方面,轄區內的老人能夠老有所依,另一方面,還盤活了當地養老院部分閑置的康養資源。

      拿老人吃飯來說,鎮上的長壽春敬老院可以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老年餐。每餐一葷兩素一湯一主食,每人每月只需450元。按每月30天換算,每餐收費7.5元。雖說個位數的餐費看上去不賺錢,但養老院多擱點兒料就能順手解決。 “只要老人能得到實惠,大伙不白干,咱就能干。”敬老院負責人說道。

      此外,十里堡鎮還動員各村,依托村集體公共設施或閑置資源改造建成“幸福晚年驛站”。在驛站,養老機構專業人員可以進村提供專業指導,村里還可以定期安排讀書、看報和線上健康指導等服務,豐富老人生活。

      由十里堡鎮的黨組織牽頭,還在各村成立了“黨員先鋒隊”,黨員干部通過進村包戶服務老年群體,聚焦老年人身邊的困難瑣事,收集老人的意愿,聆聽老人的聲音,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十里堡鎮通過“政府扶持、組織互助、鄉村補充”的方式眾籌資金,成立養老服務聯合體,花小錢辦大事,破解了鄉村養老“兩頭堵”的難題。下一步,鎮里還將繼續增設新的社區養老站點, 今年實現全鎮域全服務要素的鄰里互助,營造鄉村振興、敬老愛老的良好社會氛圍。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