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系統性質量變革創新將推動質量持續提升

      發稿時間:2022-11-15 16:00:13 來源: 中國網創新中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岳倩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等18部門聯合印發《進一步提高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行動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要圍繞提高供給體系質量,聚焦突出問題、明顯短板和發展關鍵,堅持一個一個行業抓、一類一類產品抓,著力打通一批產業鏈供應鏈質量堵點,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質量難點,化解一批民生消費領域質量痛點,更好支撐現代產業體系優化升級,更大力度保障優質產品、工程和服務有效供給。

      近年來,我國質量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但質量總體水平仍然滯后于發展需要,部分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存在質量瓶頸,高品質產品、工程和服務供給不足,產業大而不強、產品多而不優等問題依然突出。要保證上述目標的實現,需要進行系統的質量變革創新。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驅動。《方案》提出,要強化科技創新對質量提升的引領作用。建立科技創新政策和質量政策緊密結合的工作機制,加大對質量提升的支持力度,開展質量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在政府部門打造好制度、好環境的同時,要更好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鼓勵企業加大質量技術創新投入,發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和服務型制造。

      激發科技創新動力需要瞄準難點、精準施策。目前,我國一些重要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一些“卡脖子”問題。比如,汽車產業就曾飽受“缺芯”困擾。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抓住時機,進行有效攻關。《方案》提出,要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加強對產業鏈核心企業的激勵引導,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專精特新”企業蘊藏著旺盛活力,想方設法集聚資源、凝聚合力,加大支持力度、切實做好服務,就能助其在產業鏈創新鏈上釋放出新動能。

      質量提升離不開質量基礎設施的支撐。質量基礎設施融合計量、標準、認證認可等要素,是為企業“診斷把脈”的有效手段。對此,《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有效舉措。如,加強國家、區域、產業質量基礎設施能力建設,有利于提供精準服務。加強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建設,能讓各類市場主體更加公平、便捷獲得標準信息資源。深入推進“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升級行動”等行動,大力開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則讓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得到更有力的支持幫扶。

      質量提升離不開品牌建設的引領。品牌是質量的價值體現,是質量的內涵升華。品牌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方案》提出,支持打造區域品牌,加快農業品牌精品培育,推動服務業領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建立健全質量分級制度,促進品牌消費、品質消費;完善品牌價值評價標準體系,開展品牌價值評價。這些要求為品牌建設指明了方向,也明確了評價方法,有利于讓真正具有高質量底色的品牌脫穎而出。

      人才是第一資源,質量提升尤應注重對相關人才的培養。《方案》提出,要提升勞動者質量素養,加強普通高等學校、職業院校質量相關學科專業和課程建設,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質量管理創新、質量改進提升等活動,完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工作體系。只有多措并舉夯實各行各業的人才基礎,讓質量意識入腦入心,讓質量舉措落實落地,質量提升才能取得實效。

      可以看出,《方案》中的質量變革創新涉及到科技創新、質量聯動提升、質量基礎設施、品牌建設、質量素養多個方面。隨著這個系統工程的持續推進,我們一定能全面塑造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新優勢,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責任編輯:張家華)

      標簽: 基礎設施 科技創新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